第一百一十四章 让他进来吧(3 / 4)

加入书签

懂有些失望,脸色也沉了下来。

皇甫辉见状,心头一跳,立刻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由衷的敬佩:“不过!晚辈虽不甚了了,但听严帅提过,他早年在家中也曾务过农,其父从军在外,家中农事皆由其母操持,严帅自小便随母亲下地劳作,对春种秋收之事,极为熟稔!他曾言道,农事虽苦,却是立身之本,深知其中艰辛不易!”

“哦?”王东元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脸上沉凝的表情也松动了,“严大帅……竟也亲身从事过农事?”

皇甫辉用力点头,语气肯定:“千真万确!严帅常言,若无幼时田间地头的经历,便不知百姓疾苦,更无今日守土安民之心。”

王东元沉默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洗得发白的袖口。

棚内只剩下少女急促的呼吸声。

他看着病榻上的小女儿,又看看挡在身前、神情紧张的儿子,浑浊的眼中闪过挣扎、忧虑,最终化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皇甫辉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上,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也罢。严大帅既有此心,老朽……便随你去见上一见。”

“爹!”王同宜急了。

王东元抬手止住儿子的话,语气不容置疑:“你留下,照顾好你小妹。”

他目光扫过妻子,“你也是,仔细些。”

皇甫辉心头一块大石落地,连忙侧身让开道路:“先生请!”

同时飞快地从怀里摸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不由分说地塞到王同宜手里,低声道:“王兄,些许银钱,请务必收下,给令妹请个好大夫!救命要紧!”

他动作极快,根本不给王同宜推拒的机会,塞完便紧跟在王东元身后出了门。

王同宜捏着那还带着体温的布包,感受着里面沉甸甸的分量,愣在原地,看着父亲和那自称“黄辉”的年轻人消失在破败的巷口,眼神复杂难言。

夏天的阳光透过卫衙敞开的窗户,暖洋洋地洒在略显简朴的厅堂里。

王东元坐在下首的硬木椅上,背脊挺得笔直,但脸上深刻的皱纹和洗得发白的旧袍子,无声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

他看着主位上那位年纪轻得惊人的北境之主——严星楚。

严星楚没有穿甲胄,一身深青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锐利依旧。

他亲自给王东元续了茶,动作自然。

“王先生,”严星楚放下茶壶,语气带着几分诚恳,甚至有些歉意,“说来惭愧。先生这般经天纬地之才,流落在我鹰扬军治下,竟困顿于城西窝棚之中,星楚竟毫不知情,实在是……失察至极!若非周佥事心细如发,险些错过先生,更让先生家人受苦,星楚心中难安。”

王东元连忙欠身:“严大帅言重了。是老朽一家自行隐匿行藏,避祸求生,不敢惊扰官府。大帅日理万机,守护北境安宁已是劳心劳力,何来失察之说。”

严星楚却摇了摇头,目光看向窗外。

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少有的、近乎自省的沉重:

“先生不必宽慰。先生到了武朔城,宁愿蜗居在污水沟旁,与流民为伍,也不曾想过来这衙署寻求一丝庇护或援手……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说明,在天下百姓心中,甚至是在先生这等饱学之士心中,我鹰扬军……终究只是一支能打仗的军队罢了。大家只看到我们守住了洛东关,打退了恰克,顶住了瘟疫,看到了刀光剑影、军功赫赫。却看不到,或者说,不相信……我们也能治理好一方,能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能让有才之士愿意托付身家性命。”

严星楚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些苦涩,更有一份清晰的认知。

“大家只认识‘鹰扬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