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船队筹备(2 / 4)

加入书签

性的哲学也不是理性,只是她们的感觉而已。

    不过,康德是个热衷社交的人,很会说话。他也说,女性不是没有美好品质,不过男人的品质是崇高,女人的品质则是优美。深刻的沉思和长期不懈的思考虽然高贵,却是艰苦的,对于女人来说,过于严酷了。严肃的思考会让她们连优美都消失掉,所以还是远离比较好。虽然这个说法,看起来像是“能歌善舞”那种称赞,但在当时已经是很委婉的了。

    更后期的哲学家们也保持同样的观点。尼采认为女人就不能成为朋友,因为她们就是猫或是鸟,或者大不了是母牛,只有用来给人娱乐的价值。所以,去女人那里的时候,也要带上鞭子,让她们学会服从。

    当然,这个观点比较极端。叔本华的理论,就温和很多。他指出,女人还是人,只是很幼稚、轻佻漂浮、目光短浅,所以终其一生,都只是个大号儿童,或者说是儿童和成人的中间状态——按现代一点的说法,或许可以叫巨婴。因此,也必须和小孩一样,接受主人的管理才行。

    而叔本华的死对头黑格尔,在这方面的观点却是和他差不多的。黑格尔也认定,妇女不是靠普通的标准来办事,而是全凭一时之见和偏好来行事,因此就不能让她们在公共领域进行管理,否则肯定会带来灾难。

    一直到现代,这种倾向也始终在哲学家群体中存在。维特根斯坦就不支持妇女解放,因为他怀疑女性的智力。不过,他也不是歧视所有女性,他自己就有一位器重的女弟子,临终时甚至把她列为遗嘱执行人之一。维特根斯坦尊重她,称她是“荣誉人类”。这个时候,已经是二战之后了。

    由于政治正确等因素的影响,后来的哲学家们渐渐不再公开论述这方面的观点,但一直到21世纪,在英美的大学里,哲学依然还是女性最少的专业,对他们歧视女性的指控也从来没断过。至于其中原因,是真的有自古以来的偏见,还是历代哲学家们都发现的问题肯定多少有问题,那就众说纷纭了。

    郭康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种事情。至少在他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的观点和古典时代的祖师爷确实差不多。女性之间,关系也不见得融洽,反而经常有冲突,像狄奥多拉和梅尔特姆,就互相指责对方是野猫和奶牛,不知道的以为是尼采教的呢……

    他自己有时候也会被闹腾到憋不住,觉得这帮人确实是欠抽。不过他带着鞭子也打不过奶牛,只能先这么忍着……

    感慨了一圈之后,郭康只能暂时放弃思考这些事情。反正郭破奴跑了,他也拦不住,就随她去吧。

    “我们的船只安排,现在怎么样了?”他摇摇头,先问乔锋。

    “我已经联系好了。”乔锋告诉他:“我这边能租借20条货船,一些现在还在克里米亚,一些则在克里特岛。只要没有异议,它们就会赶过来,到大都来汇合。”

    “另外,我妹妹也托关系,找了一些乐意出租大船的船东。不过他们不想深入爱琴海,更倾向于在克里特,或者最好是罗德岛,等候我们的货物辎重,然后一起拉过去。”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