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章 认识了还不止,共患难了(3 / 8)
上成熟,因此形制也千奇百怪,多他这几个,也无所谓。因此,这方面的事情,倒是推动的很顺利,最后还真的得到了兵部的认可,以教会搞研究的名义,设法找他们借了场地。
最早的火器营士兵,也是那会儿招募,来帮助他们进行武器开发的。因此,除了会使用武器,还得懂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进行研究。
也是因为这些需求,招募士兵的时候,他们的要求提的很高。哪怕随着战争临近,经过了好几轮扩编,开始追求量产和实战化,一些基本的要求,也没有放开。
和之前的步兵不同,火器营的这些人,不是征召来的。营中所有有编制的人,甚至包括管理炮车的马夫,都是专门雇佣的职业军人,技术含量很高。
很多人甚至不是来自吴王控制区,或者紫帐汗国的领地,而是通过各种关系,从意大利、法国甚至叙利亚雇佣来的。否则,都凑不够这么多人。
因此,他们的编制,也不像步兵和骑兵,而是更像一个佣兵公司。通过签署合同,来专门聘用这些职业技术人员。
雇佣兵的单位,一般被称为“连”,不过这年头的大型火器一点也不好伺候,需要大量的人员和畜力,因此火器营的规模,比寻常的佣兵连要大出不少。因此,这边的各支部队,都被大家习惯地称为“大连”。
这些人数量也不少,而且都是朱文奎省吃俭用,攒出经费,才养出来的。之前,一直都是他亲自率领。不过现在实在顾不过来,也只能暂时交给其他人代管。
不过现在,郭康远在南方,他自己也没时间,这边就少有通晓所有方面的人了。他倒是有心扶一把学徒乌尔班,但这家伙年纪太小了,现在肯定管不了的。只能先让火炮、火箭、炸弹等大连的连长们,各司其职,看看回头谁来总管比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