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 真理之声(3 / 4)

加入书签

们所属的领主,组成一个个小队。数百个小队依次排开,形成了比前排更宽大的横队。另外,可能是为了补足步兵在战斗力和数量上的劣势,他们也用营地里抢出来的大车,临时改出来一批战车,放在最前排。

    以往在和罗马人交战的时候,双方用盾车的次数也不少,不过胡斯派这种思路,之前在欧洲,倒是没有人大规模使用过。所以这么看,他们学的其实还挺快的……

    战车一共有二十多辆,因为非常仓促,连完成度都互不相同。其中有一些已经有模有样,安装了挡板,还蒙了防烧的湿毛毡,甚至专门也准备了水桶,看起来昨天也是被火箭折磨的不轻,都出来预案了。不过还有一些,只是在大车上面草草堆点杂物,估计是实在没工夫去认真做了。

    另外,他们还开挖了一些简单的公事,用来保护作为支撑点的大车。不过这些壕沟并不长,也没有连起来,应该是因为他们的主力依然是骑兵,反而需要更方便机动的地方,否则也不会专门后退到这片平地上了。所以,必须留有足够的通道。要是还在胡乱制造障碍,容易把自家骑兵也坑进去。

    而明军这边的阵型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步兵队列现在在后方,而且排成了足足五排。第一排,是之前没怎么参战,实力比较完整的南部各州步兵,最后一排,是经验最丰富的山区老兵。其他人则夹在中间,分作三层,形成了一个近乎正方形的阵势。

    在步兵阵列左前角,是朱文奎的大炮。右前角,则是骑兵组成的六个巨大楔形阵。至于步兵阵列两侧和后方,并没有像欧洲现在流行的常规布阵那样,放一些骑兵作为掩护,或是通过地形遮掩侧翼,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敞开在平原上。

    波兰-立陶宛联军,应该也很少见这种布阵方式,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应对。不过很快,明军这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骑兵和前往出发位置的过程中,联军同样没有什么反应,看样子也不打算冒险冲一次,只是继续调整骑兵的位置,让阵列摊得更宽,估计是防范他们从侧面硬冲。

    当然,朱文奎这边也同样不打算给他们机会了。

    趁着双方调整的时间,他指挥大家,把一众火炮都推到了自己算好的位置。虽然大家都觉得这边太靠前,有点危险,让他不要自己乱跑,但朱文奎还是坚持在这边参加战斗。在他的规划下,炮兵们很快就完成了准备。

    各个队伍又相互对了一番命令之后,战争正式打响。朱文奎那边的两门大型火炮,率先发出轰鸣。

    其实,按照郭康的建议,这种火炮是可以不带的。因为火炮如果太大,会直接影响军队的机动能力。而且,这种火炮其实不太适合野战,而是在攻城战和海战中发挥更好。以他们现在这个战略态势,估计短期内不会有强攻堡垒任务的,就算有,按罗马人的习惯,也更倾向于挖掘、爆破,而不是持续炮击。再说,真必须的话,在城下临时铸造几个臼炮也不是不行,朱文奎自己就能当大师傅了,不会临阵缺乏攻城火力的。

    不过,朱文奎觉得,他们应该都是走大路,所以机动性的影响也不至于这么大。而且和罗马人的习惯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