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大学城(3 / 4)
最佳的时机。
若是在一开始,医疗产业中心项目刚刚开始起步,王家、杜家、高家等几家还没有跟苏家联手,曹家全力打压这个项目,那项目绝对不会这么顺利的起来。
拖个一两年都有可能。
可是,曹家把精力却放在了打压华林医药的股价上,对于这个项目,并没有全力去打压。
大概是觉得,打压这个项目的阻力要大不少,而且影响也不太好,而打压华林医药股价相对来说就容易的多。
并且,把华林医药股价打压下去,就会迫使杨文松资金吃紧,进而影响到项目建设。
让曹家没想到的是,杨文松压根儿就不在乎华林医药股价的涨跌,资金就更别说吃紧了。
如此一来,曹家便错过了打压医疗产业中心项目的最佳时机。
现在,项目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审查验收阶段。
当然,曹家依旧可以阻挠一下。
但问题是,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接近投产运营了。
一个投资几百亿的项目,从地方到中枢,从官府到百姓,都极为的重视、期待。
这个时候再想打压这个项目,那几乎可以说是不太可能了。
何况,现在王家、杜家、高家等几大家族,已经跟苏吴两家联起手来了,王家更是将覃正非调到了云城这边,就是为这个项目保驾护航,顺便捞取点政绩的。
苏茂说,曹家现在,也就只能在背后搞点见不得人的小动作了,根本无力再阻挠医疗产业中心项目。
不过呢,中心实验室这边,还是很有压力的。
若是不能尽快拿出足够有分量的科研成果,那曹家就又有了捣乱的理由了。
而且,苏浅那边也等不了太长时间了。
而要尽快拿出科研成果,就必须持续加大投入。
这个投入,至少是百亿美金级别。
每年。
实验设备的更新与维护,顶尖科研人才的招揽和薪酬支付,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一些专利技术的费用支出,等等这些,全都需要钱。
科研,就是烧钱。
像那些国际顶级的医药公司,每年的研费用,都是几百亿上千亿美金的。
这些钱,一部分可以靠银行贷款、官府拨款等方式来解决,但大头儿肯定还是要靠杨文松的。
可问题是,杨文松现在在境外,还要面对沃尔街巨头的围追打压,还要对付叶家,这些可都需要庞大的资金。
苏茂他们都有些愁。
杨文松却是胸有成竹,让苏茂他们不用担心钱的事。
他每天都能从市场上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的捞钱,用来维持一个医疗产业中心的支出,绰绰有余。
杨文松不怕花钱,就怕钱花不出去。
只有把钱花出去,花的越多,才越有希望尽快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才能治好苏浅的病。
不然,他就真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浅离去。
苏茂他们见杨文松说的如此有底气,虽然心里还是有点疑虑,但眼下他们也只能相信杨文松。
杨文松又问了下水珠跟姚妫婔的情况。
两人是在杨文松离开京城去美国之后,来到的云城,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水珠的业务还没有全方位的铺设开,先是帮着医疗产业中心那边做了下绿化、装修、实验室搭建等项目,上个月又刚在医疗产业中心旁边拿了一块地,准备建一个人才公寓。
这个医疗产业中心项目,目前的专职科研人员,就已经有近千人了。
这些可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官府这边也是积极配合人才的引进,这个人才公寓项目,就是官府跟水珠合作共建的。
投资规模在十几个亿。
下一步,还有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