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灵数启玄秘 中医计量的破晓征途(2 / 3)
枢拿起刻满符号的竹简研究:“古籍中古人用‘铢’‘两’计量重量,我们可在此基础上制定草药重量单位。
但如何精准对应病症与患者体质,还需琢磨。
老人体弱、年轻人强壮,相同病症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分寸极难把握。”
素问赞同:“不错,容量单位也需确定。
像茯苓,干燥与湿润时体积差异大,不同产地密度质地也不同,计量难度大增。
南方茯苓软糯,北方茯苓坚实,体积重量换算有别。
每种草药特性不同,统一精准计量谈何容易。”
二人热烈讨论,不觉夜深,却因对中医计量的执着毫无睡意。
此时,庭院突现神秘雾气,弥漫笼罩。
雾气中传来悠扬空灵音乐,似从遥远天际召唤。
灵枢和素问对视,满是疑惑警惕。
素问心中一惊,下意识靠近灵枢,握紧衣角,心跳加,恐惧涌上心头,探索之路愈扑朔迷离。
灵枢起身握拳:“不管何物,我们不能退缩,或许是找到答案的关键。”
二人朝雾气小心走去。
雾气渐薄,中心出现虚幻身影,手中拿着奇特器具。
灵枢大声询问,身影声音沧桑神秘:“我乃上古计量之灵,受天地之命守护计量奥秘。
听闻你们探寻中医计量,特来相助。
这‘量天尺’能感知万物度量,是量神所留,蕴含宇宙法则,助你们制定计量标准。”
说罢,身影将量天尺递给灵枢后消失。
灵枢接过,顿感神秘力量,深知是机遇也是责任。
素问激动:“灵枢,这是上天眷顾,我们定要用好量天尺,为中医计量开辟新路。”
灵枢点头,眼神坚定。
有了量天尺,他们测量草药重量体积,制定重量、容量单位,如规定“一两”
为若干铢,“一升”
为若干合。
但实际应用中,不同产地草药密度质地差异大,带来新挑战。
南方、北方同一种草药,重量体积表现不同。
他们反复试验、调整计量方式,虽压力巨大、屡遭失败,却信念坚定。
一次,为确定草药在不同湿度下重量变化,他们连续守在实验现场,调整湿度、测量重量,即便结果不佳也未气馁。
灵枢对素问说:“每次失败都是积累经验,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制定剂量标准与治疗周期计算方法时,又遇难题。
不同病症草药组合、剂量不同,治疗周期因患者体质病情而异。
如何科学计算?一天,素问整理草药时灵机一动:“可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结合患者体质病症确定草药剂量与治疗周期。
比如肝属木的患者,肝木克脾土,肝旺脾虚时,用药可增加健脾草药剂量,缩短清肝泻火药物使用时间。
但具体比例还需深入研究,五行变化复杂,稍有偏差就影响治疗效果。”
灵枢眼前一亮:“妙啊!
顺着五行脉络,定能找到合适剂量与治疗周期。
但五行生克变化繁杂,需耐心梳理。
先从常见病症入手,逐一分析,将五行理论与中医计量完美结合。”
于是,他们查阅古籍,研究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病例分析,还邀请其他医者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寻找最佳方案。
按此思路,他们分析研究各种病症,将每个病例当作谜题拆解,寻找规律。
经无数次尝试验证,终于制定出详细剂量标准与治疗周期计算方法。
为确保中医治疗准确科学,还明天平、量杯等简单实用计量工具。
天平衡量生命平衡,量杯记录希望剂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