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o章 医道悟真灵犀启智传薪火(3 / 6)
不畏艰险,一日之内竟遇七十毒。
然其凭借着坚韧不拔之意志,终为后世留下无数珍贵的草药知识,此乃医道之起源佳话。”
扁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将他们带入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素问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神农氏之精神,实乃我辈之楷模。
就如《诗经》中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等伟大之举,令素问敬仰不已。”
她的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如神农氏一般,为医道贡献自己的力量。
灵枢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前辈,那我们如今所学之医道,与神农氏尝百草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渴望从扁鹊那里得到更深层次的解答。
扁鹊微微一笑,说道:“神农氏尝百草,开启了人类对草药认知的大门。
而我们如今所学的医道,无论是望闻问切之法,还是阴阳五行之理,皆与草药的运用相辅相成。
《伤寒杂病论》有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我们通过诊断病症,运用草药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此乃医道之精髓。”
素问轻轻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前辈,素问曾在诊治一位患者时,见其面色苍白,脉象虚弱,本以为是气血不足。
然运用补气血之法后,效果却不佳。
后仔细询问,方知其体内有痰湿阻滞,气血难以运化。
这让素问深感医道之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误诊。”
她的心中满是困惑,期待扁鹊能为她解惑。
扁鹊微微颔,说道:“素问,你能反思自身诊疗之经历,此乃进步之象。
医道如浩瀚星辰,博大精深。
就像神话中,伏羲氏观天地之象,创八卦以定阴阳变化。
我们医道之人,亦要洞察人体之细微变化,方能准确判断病症。
在面对复杂病症时,切不可拘泥于常规,要综合望闻问切之所得,全面分析。”
灵枢接着说道:“前辈,灵枢在研习医书时,对经络穴位之奥秘深感好奇。
人体经络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穴位则是这张网上的关键节点。
但灵枢始终难以理解,这些经络穴位与人体的病症究竟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扁鹊缓缓说道:“经络穴位,乃人体气血运行之通道。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当人体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则身体健康;若经络受阻,气血不畅,则疾病丛生。
就如同神话中,天河之水畅流无阻,天地万物方能生机盎然;若天河堵塞,灾祸便会降临。
我们医道之人,便是要通过各种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让人体恢复健康。”
素问眼睛一亮,说道:“前辈,如此说来,我们在运用草药治疗病症时,也可根据经络穴位的走向,引导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提高疗效,对吗?”
她的心中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医道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扁鹊赞许地点点头,说道:“素问所言极是。
这便是医道中的精妙之处,需要你们不断地领悟和实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灵枢和素问按照扁鹊的教导,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领悟。
他们不仅仔细观察每一位患者的症状,还深入研究草药的特性和功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日,医馆来了一位高热不退的患者。
灵枢和素问运用所学,先是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又聆听其呼吸和咳嗽之声,接着为其把脉。
经过一番诊断,他们判断患者是外感风热,肺失宣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