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o章 残躯焕魄 墨阵回春破幽咒玄牝暗涌伏危机(1 / 4)
残躯焕魄:墨阵回春破幽咒,玄牝暗涌伏危机
咸阳城在暴雨冲刷后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如同一具表面光鲜却内里溃烂的尸体。
而灵枢医馆,这座矗立在城中的建筑,仿佛是这片腐朽之地中神秘的孤岛。
它坐落在咸阳城一处极为特殊的方位,此地正是古代阴阳家口中“地气交汇,生死轮转”
的枢纽,传说这里连接着人间与幽冥的缝隙,特殊的气场吸引着各种神秘力量汇聚。
医馆的外观古朴庄重,飞檐斗拱间却透着一丝说不出的诡异。
大门上方悬挂的匾额“灵枢医馆”
四字,据说是某位得道高人用特殊的朱砂所写,在月光下会隐隐泛出金光。
走进医馆,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青铜照壁,上面雕刻着复杂的图腾,既有古老的中医经络图,又有墨家特有的机关符号,二者相互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更令人称奇的是,照壁中央镶嵌着一块黑色的玉石,玉石表面光滑如镜,却从未有人能从中照见自己的完整面容,偶尔还会映出一些诡异的画面,像是古代战场的厮杀,又像是神秘仪式的场景。
“急脉堂”
内,青铜烛台上的火焰诡异地泛着青芒,将墙上夜光石勾勒的人体经络图映得忽明忽暗,仿佛无数扭曲的魂灵在经脉间游走。
这些夜光石并非寻常之物,相传是从昆仑山巅采集而来,吸收日月精华,能够感知周围的气场变化。
当有邪气靠近时,它们会出刺眼的光芒,而当灵气汇聚,又会散出柔和的光晕。
灵枢握着从城西客栈带回的《墨经残卷》,残卷空白处的血字“当逆鳞触目,九厄归位”
仍在缓缓渗血,在羊皮纸上晕开一朵朵妖异的花。
而在残卷下方的案几上,摆放着一个古朴的青铜香炉,这香炉是医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据说能散特殊的香气,安抚病痛者的心神,同时也能驱散邪祟。
香炉中青烟袅袅,烟雾升腾间,偶尔会幻化成各种形状,有时是展翅的仙鹤,有时却是张牙舞爪的恶鬼。
医馆的地下,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密室。
密室的入口被巧妙地隐藏在药柜后面,需要特定的机关操作才能开启。
密室中存放着无数珍贵的古籍和神秘的机关器械,其中不乏失传已久的墨家秘术和古老的医典。
密室的墙壁上刻满了符咒,这些符咒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维持着密室的稳定,也守护着里面的秘密。
据说,密室中还藏着一个与“玄牝之门”
有关的线索,只是多年来,灵枢和素问一直未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师兄,那些中了‘蚀骨咒’的幸存者……”
素问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神农尺在她手中轻轻震动,尺身二十八宿的光芒黯淡如将熄的残烛。
她望着医馆后院临时搭建的康复竹屋,那里传来阵阵压抑的呻吟声,“即便性命保住了,可半数人筋骨尽断,形同废人。”
她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与不甘,那些鲜活的生命,如今却被邪术折磨得不成人形,作为医者,她无法坐视不管。
而这康复竹屋的选址也颇有讲究,位于医馆的艮位,在八卦中象征着山,有止息、稳定之意,希望借助此地的气场,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恢复生机。
灵枢的星纹针突然出一声清鸣,针尖自动指向墙角的青铜药柜。
他心中一动,快步上前打开柜门,一本布满铜绿的《墨氏疗伤录》从顶层跌落,封皮上“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八个篆字闪烁着微弱金光。
“墨家机关术不仅能御敌,更可用于疗愈。”
他的手指抚过书页间夹着的青铜齿轮,齿轮边缘刻着的榫卯纹路与《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