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医卷藏锋传万代丹砂绘韵耀千秋(4 / 6)

加入书签

必须要走的路。”

素问的神农尺突然指向北方,那里的云层正在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露出里面悬浮的天工医坊,坊顶的青铜葫芦正在倾倒,流出的不是药汁,是无数医书的虚影,在空中飘来飘去:“临淄的文庙里有块‘无字碑’,传说是伏羲骨做的,能吸收所有医道记忆——我们去那里!

用它来镇压伪经,让医道重归正统!”

她将二十八宿针匣交给墨羽,匣底刻着行小字:“当每个百姓都懂医道,就是伪经失效之时,这才是最牢固的传承。”

当众人冲出戏楼时,洛阳城的百姓正自地保护着那些“医艺品”

:孩童们举着医偶组成人墙,小小的身躯在寒风中微微抖,却把医偶举得老高,偶身的草药香混着他们的汗味,在空气中凝成淡淡的白雾。

最前头的虎头娃突然将医偶往地上一顿,偶腹的机关弹开,喷出的艾草粉在玄冥教徒脸上炸开,教徒们捂着脸惨叫时,孩童们齐声念起明轩编的针灸歌诀,稚嫩的声浪竟震得教徒手中的骨针簌簌作响。

老人用拐杖在地上划出经络图,那些图案正在光,形成防御阵。

张老汉的拐杖头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墨甲“守阵符”

,符纸燃烧的青烟中,浮现出个青铜巨人的虚影,巨人手中的药杵每砸一下地面,就有三两个教徒被震倒。

“当年给我治腿的墨家先生说过,”

老汉咳出两口血沫,仍死死盯着阵眼,“医道阵脚不能松,就像这足三里的针不能偏。”

他脚边的经络图突然亮起,将个试图闯入的教徒吸进去,化作阵图上的一道金光。

青楼的女子们在窗口挂上绣着医方的纱巾,三楼的苏绾绾突然解下腰间的玉佩,那玉佩是用墨家“活玉”

雕成的药碾子,在空中转成玉轮,将教徒射出的骨针全部挡回。

“去年瘟疫时,是素问姑娘教我们用金银花煮水防疫。”

她扯开纱巾的系带,整匹绣着《千金方》的绸缎飘落下来,盖住半条街,绸缎上的医方正在光,照得那些行尸教徒皮开肉绽,“这些字不是绣的,是用我们的血混着朱砂描的——姑娘说,心诚则灵。”

夜风卷着墨香与药香,将灵枢和素问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灵枢握紧手中的青铜片,突然听见片里传出清瑶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文心石需要七派医道的记忆才能成型记住伪经最怕的是百姓的口耳相传,是他们心中对医道的信念”

话音未落,青铜片突然烫,在他掌心烫出个“传”

字,字迹深刻处渗出细小的血珠,滴在地上竟化作只青铜色的萤火虫,飞向临淄方向。

素问的神农尺突然指向那只萤火虫,尺身浮现出临淄文庙的景象:无字碑正在震动,碑上的裂缝中渗出黑色的墨汁,墨汁在地上凝成个巨大的“禁”

字。

“他们已经动手了!”

她突然扯下头上的玉簪,簪头的北斗七星纹与尺身星图共鸣,“快跟上萤火虫,它能找到碑下的‘通心渠’——当年墨家为防医经被毁,在七国文庙下都挖了暗渠,渠水是用‘换骨池’的活水引来的。”

两人奔至洛阳东门时,明轩已备好改装的墨家“飞鸢车”

车辕上的信鸽木雕突然活过来,叼着片警蛊铃碎片按在车轴上,碎片融入的瞬间,车轮喷出的不是烟尘,是淡紫色的光轨。

“这车能日行千里,”

少年抹了把脸上的油污,车座下的转星盘还在烫,“但每过三个时辰,就得用咱们的血喂一次机关——师父,你们手腕的伤口”

灵枢已割破掌心按在车把上,星纹针在血光中划出“兼爱”

二字:“墨家造车,本就是为了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