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经络绘丹青气血谱宫商(2 / 5)
到底?”
明轩调试的“五音疗疾仪”
突然出龙吟般的共鸣。
编钟的宫音(对应脾土)震得案上的《脾胃论》竹简微微颤动,古琴的羽音(对应肾水)让铜制“肾水模型”
泛起涟漪,两音交织成网,罩住画室里突然出现的“疫气幻影”
——那些幻影呈灰黑色,形状酷似《瘟疫论》描述的“戾气”
,在音律中痛苦挣扎,幻影表面的纹路,竟与玄冥医盟毒针上的蛇形纹完全相同。
“道家说这是‘宫商调和,邪不可干’,”
明轩盯着声波仪上跳动的曲线,仪器的墨家齿轮正在计算声波波长,“可墨家的‘声学图谱’显示,这是512赫兹(宫音)与32o赫兹(羽音)的频率差形成的‘声波屏障’,比值恰好是《九章算术》中的‘黄金分割’(5:3)。”
他转动旋钮加入“角音”
(对应肝木,384赫兹),三种音律立刻形成“木克土、土克水”
的五行循环,幻影在声波网中化作黑烟,“您看,既需道家的‘五音入五脏’理论,也离不得墨家的‘声波计算’——就像这仪器的铜钟,缺了调音的墨家‘律管’,再精妙的乐理也不出正音。”
深夜的画室突然被青光笼罩。
素问的七枚彩针飞离针囊,在空中组成“七星灸阵”
,针尾的药气凝成《本草经》的草药虚影:“太渊穴”
对应“甘草”
,“神门穴”
浮现“远志”
,最奇妙的是“膻中穴”
上方的“丹参”
虚影,叶片上的纹路正在自动书写“活血调经”
的功效。
灵枢的指尖划过长卷,道家墨线勾勒的经络突然渗出汁液,滴在地上竟长出新鲜的“还魂草”
——草叶的脉络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既像道家画的“气行图”
(虚线部分为气的走向),又似墨家刻的“水道渠”
(实线部分为血的路径)。
“《神农本草经》说‘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
素问摘下片草叶放在掌心,叶片立刻化作微型针,“这‘命’既是肉体的生机,也是精神的气韵。
去年在敦煌藏经洞,我们现幅《针药合璧图》,左边是道家‘气针’治病的写意画,右边是墨家‘药碾’制药的工笔画,两者的空白处都写着‘针无气则僵,药无艺则凡’。”
墨羽的“机关画笔”
突然自行飞舞,笔杆的墨家齿轮转动时,笔尖的松烟墨与朱砂自动调和,在卷末画出“医灵济世图”
。
画中墨家工匠按“寸口脉法”
打造的脉枕,枕面刻着《脉经》的“二十四脉”
,每个脉名旁都有个小机关,按下“浮脉”
便弹出片荷叶(取“浮如葱叶”
之意);道家医者按“子午流注”
法施针的场景里,银针的影子在地面组成“十二时辰”
刻度,与旁边孩童用树枝画的经络图完全重合。
“原来如此!”
少年看着画笔自动在“涌泉穴”
位置点上朱砂,“道家的‘意’是画笔的灵魂——就像这朱砂的浓淡,需随患者的气血盛衰调整;墨家的‘技’是画笔的骨身——比如这画笔的铜制笔尖,能精准控制墨量到‘一滴为度’。
只有两者相融,才能画出真正的医道。”
长卷尽头的暗格开启时,里面射出的光芒化作无数医书虚影。
《伤寒论》与《考工记》相互注解,“麻黄汤”
的药方旁配着墨家“麻黄炮制器”
的结构图,标注着“以火煅之,去节如麦芒”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