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禅房针影融丹灶经卷药香共蒲团(5 / 6)

加入书签

动作整齐得仿佛演练过千百次。

智空禅师的念珠化作金针,在锁孔前组成“九品莲台”

,每片花瓣都刻着《大藏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的经文;墨羽的青铜矩尺展开成“井字格”

,格线与石门上的墨家齿轮完全咬合,尺身的刻度突然亮起,显示出“七丈七尺”

的深度——与医灵洞第七层的记载分毫不差;素问的七枚彩针在空中连成“北斗七星”

,针尖的光晕与智空念珠的佛光融合,形成道青金色的气流,顺着石门的缝隙往里钻,所过之处,石缝里渗出的黑气立刻化作《本草纲目》记载的“解毒草”

灵枢握住第七针的手指突然力,针尾的“卍”

字缺口与智空念珠的纹路咬合时,出“咔嗒”

轻响,如同钥匙入锁。

“《大医精诚》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他声音与金光共振,“《心经》言‘无有高下,是名菩提’——本就同是慈悲心,何来势不两立?”

第七针转动的刹那,针尖投射出的虚影突然与石门深处的“众生针”

产生共鸣,两道针影在空中交织成“医佛道墨”

四象图,图中佛陀的手印化作“合谷穴”

的针刺角度,老子的拂尘变成“太冲穴”

的捻针手法,墨子的矩尺化作“足三里”

的进针深度。

金光中的石门缓缓开启,露出的并非想象中的幽深洞穴,而是片悬浮的石台。

台上的“众生针”

足有丈许长,针身的纹路一半是《大医精诚》的竹简,一半是《金刚经》的经卷,针尾的“太极齿轮”

正在缓慢转动,带动天地间的气流形成旋涡。

旋涡中浮现出无数双伸出的手:有唐代高僧为灾民施针的手,有宋代墨家工匠打造“防疫机关”

的手,由明代道医绘制“经络图”

的手,最清晰的是双孩童的小手,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医”

字,笔画与第七针针尖的纹路完全相同。

石门开启的瞬间,孩童们诵读《大医精诚》的声音突然拔高,与禅院的早课声融合成奇异的韵律。

明轩的医镜突然照到石台角落的块石碑,碑上刻着“众生针需万民血启”

,字迹猩红得刺眼。

但当第七针的金光扫过,碑文中的“血”

字突然褪色,显露出底下的“心”

字——原来上古医灵留下的不是残酷的献祭,是“万众一心”

的嘱托。

石碑的缝隙里嵌着片残破的帛书,上面用朱砂写着“第七针动,医灵洞开,九州共此心”

,帛书的边缘粘着半枚青铜令牌,令牌的纹路与玄冥医盟据点地图上的血光标记完全吻合。

墨羽的机关画笔在空中画出的弧线突然凝固,“佛道墨医”

四个字组成的钥匙悬在众生针上方,迟迟不肯落下。

少年突然现,钥匙的齿纹里藏着极小的星图,北斗七星的“天权星”

位置,正对着众生针针尖的个微小缺口,缺口里隐约可见枚更小的“针芯”

,针芯的纹路与天地间所有生灵的心跳频率形成共振——当某个孩童的心跳加快时,针芯就顺时针转动半分;当智空禅师的呼吸放缓时,针芯就逆时针转动半分,仿佛在等待某个特定的“心律密码”

灵枢望着众生针转动时带起的气流,突然明白那不是普通的气流,是《黄帝内经》“天地之气”

与《心经》“诸法空相”

的交融。

气流中浮现出无数医案:有佛家“禅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