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枢转毂定乾坤(1 / 6)

加入书签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枢转毂定乾坤

一、铜人饮露动机关

神心阁演武场的青石板在卯时的露水中泛着冷光,石板上布满细密的纹路,纵横交错,细看竟是人体经络的走向图。

四十九根木桩按北斗七星阵排列,桩顶的青铜圆盘都刻着不同的运动姿势——有的作马步冲拳,拳眼处嵌着颗细小的铜珠;有的呈弓步推掌,掌心凹陷处刻着"

气"

字。

关节处的铜轴在晨光中转动,出"

咔嗒"

轻响,每转动一下,圆盘边缘的刻度就跳动一次,精准无比。

灵枢踩着第三根木桩的榫卯纹路站稳,足尖抵住圆盘边缘的刻度,突然屈膝下沉,木桩内部传来齿轮咬合的脆响,七道青铜挡板从地面升起,挡板上雕刻着《导引图》的图案,在他周围组成丈许见方的牢笼。

"

《庄子?刻意》有云: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

素问的声音从挡板外传来,她正用墨家矩尺丈量着某个铜人的膝关节角度,尺身的刻度与铜人髌骨上的凹槽严丝合缝,连一丝偏差都没有。

"

但墨家《备高临》却说力不若人,智不若圣,而后科学用兵,可见动静之道,本是同源。

"

她突然转动矩尺末端的旋钮,铜人突然做出个侧空翻,动作流畅自然,落地时脚掌的纹路在石板上拓出朵桃花,花瓣的数量正好是七片,与昨夜东偏殿的符号隐隐呼应。

演武场东南角的沙漏突然翻倒,银白色的沙粒漏出时化作细小的银针,在空中组成"

五禽戏"

的图谱,每只"

禽"

的动作都栩栩如生。

灵枢盯着牢笼挡板上的暗纹——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其实是人体经络与运动轨迹的叠加图,足少阴肾经的走向恰好与跳远的助跑路线重合。

他突然旋身踢向左侧挡板,脚尖踢中的位置正是"

太溪穴"

对应的铜钮,挡板应声而开,露出外面站着的七个黑衣人,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下拉得很长,投射在地上像是七根黑色的木桩。

那些人都穿着皂色劲装,腰间系着嵌有铜矩的革带,革带上的铜扣在晨光中闪着光。

为者掀开斗笠,露出张布满老茧的脸,左手握着柄铁尺,尺端刻着"

墨门武医"

四字,字迹苍劲有力。

"

阁下便是神心阁那位能续断筋的医者?"

他说话时下颌的咬肌微微颤动,灵枢注意到他右侧太阳穴有块淡青色的胎记,形状与墨家"

转毂"

机关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素问突然将矩尺横在胸前,尺身与地面形成三十度夹角:"

《黄帝内经》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墨家的筋骨测量术虽能校准动作,却不知形与神俱的至理。

"

她话音未落,七个黑衣人突然同时出拳,拳风激起的气流让桩顶铜人的关节剧烈震颤,演武场的露水被震成水雾,在晨光中凝成半透明的人形,那人形面容古朴,留着长长的胡须,正是传说中创"

导引术"

的彭祖,他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二、铁尺量筋辨盈亏

演武场西侧的箭靶突然自转,靶心的红心渐渐凸起,化作个青铜小人,小人的皮肤是用特殊的青铜合金制成,泛着柔和的光泽。

四肢关节都嵌着墨家的刻度盘,盘面上的指针随着小人的动作灵活转动。

灵枢抽出终童针,针尖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他手腕轻抖,银针破空而出,带着呼啸的风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