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青囊书播千家晓墨炬光照九州同(4 / 7)
字,字迹与狗剩墙上的涂鸦完全相同,连笔锋的顿挫都分毫不差。
素问望着土窑梁上悬着的药篓,篓底的篾条编成"
墨"
字,精巧而隐蔽,里面的药草按照《本草纲目》的顺序排列,分门别类,井井有条。
"
这孩子是墨家传灯人,"
她悄悄对灵枢说,指尖捏着道家的"
点化诀"
,指尖泛着微弱的白光,"
你看他画的经络图,与紫宸殿青铜板上的秘纹暗合,只是自己不知道。
"
狗剩突然抓起墙角的青铜针,那针看似普通,却散着淡淡的灵气,他准确地刺入墙上"
合谷穴"
的位置,针尾立刻亮起红光,土窑外传来无数人欢呼的声音,像是有千百年的医者在应和,声音穿越时空,带着无尽的欣慰。
夜幕降临时,土窑的窗户突然飞来无数只萤火虫,虫群密密麻麻,如同流动的星河,虫翅上的医方在墙上组成《大医精诚》的全文,每个字都清晰可辨。
狗剩跟着虫影念诵,声音稚嫩却坚定,念到"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时,他掌心的青铜符突然飞起,贴在墙上的药草图上,图中的药草竟开始结果,果实饱满,裂开后,里面是用黄金打造的微型医书,书页上的字是用宝石镶嵌而成,熠熠生辉。
"
这是墨家点石成金之术,"
灵枢认出书脊上的机关,那是墨家特有的"
子母扣"
,"
只有心怀仁心的孩童才能开启。
"
远处的山梁上,突然亮起排火把,火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火把组成的"
医"
字庄严肃穆。
狗剩指着最亮的那盏,兴奋地说那是善堂的老妪在送药箱。
灵枢望去,果然见个佝偻的身影正往马背上装木箱,箱上的太极符与矩尺纹相互缠绕,如同两条交尾的蛇,和谐而神秘。
"
老妪早就开始了,"
素问的声音带着释然,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墨家的传承从不是秘密,只是藏在寻常日子里。
"
土窑的地面突然震动,像是有巨兽在地下奔跑,狗剩画在墙上的经络图开始光,光芒越来越亮,图中的"
百会"
穴位置裂开道口子,露出个青铜匣,匣身刻着精美的花纹。
匣中铺着的丝绸上绣着七颗星,星斗连线处写着"
初七传灯"
四字,笔迹娟秀,旁边压着的《医学教化策》上,盖着唐太宗的朱印与墨家的青铜章,两个印鉴重叠处,生出朵血色莲花,花瓣层层叠叠,上面的医理正在缓缓流转,如同活的知识。
四、灯海医心照古今
正月十五的长安,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药灯,灯面的医图在月光下连成巨大的经络,覆盖了整座城池。
灵枢站在朱雀大街的药塔下,塔身是用青铜铸造的,刻满了历代医家的名言警句,望着空中飘过的无数盏孔明灯,每盏灯都载着本微型医书,书页间的铜铃出"
叮叮"
的声响,与《黄帝内经》的诵读声韵律相同,和谐而庄严。
"
墨家的传灯节,三百年后终于重现,"
他手中的青铜符突然飞起,与空中的灯海组成完整的"
道"
字,字形恢弘,"
你看那些灯芯,都是用寒门学子的头编成的,每根头都承载着希望。
"
素问指着太医院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正有无数穿着粗布衣的少年郎走进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