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禅心通素问道骨契灵枢(1 / 5)

加入书签

禅心通素问,道骨契灵枢

一、古刹青灯照医心

终南山深处的古刹藏在云雾之中,寺门的青铜环上刻着交错的太极与卍字,门楣悬挂的木鱼在无风时自动敲击,声如心跳。

灵枢推开寺门的刹那,檐角的铜铃突然齐齐哑声,殿内的百余盏油灯同时转向,灯芯的青烟在佛像前凝成个巨大的"

医"

字。

"

《金刚经》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老僧坐在蒲团上,手中的念珠竟是用墨家特制的青铜珠串成,每颗珠子都镂空刻着穴位,转动时出细微的机关声,"

可施主掌心的青铜符,为何会与寺中三百年前的镇寺之宝产生共鸣?"

他枯瘦的手指突然停在第三十三颗珠子上,那珠子的镂空处恰好嵌着根银针,"

当年墨家钜子圆寂前,曾将半部《墨道医经》封在念珠里,说遇双玉合璧之人方能开启。

"

灵枢摊开掌心,青铜符上的矩尺纹突然亮起,与念珠上的穴位形成呼应,符契边缘的铜丝微微颤动,出细若蚊蚋的嗡鸣。

"

大师可知以证证禅之法?"

他指尖轻叩符契,符面浮现出墨家的"

九针图"

,图中银针的长短粗细竟与老僧念珠的青铜珠大小一一对应,"

三百年前墨瑶曾在此用青铜针代替念珠,说一针刺穴如一语破迷,针入病除即心无挂碍。

"

他从药箱取出根毫针,针尖在油灯下泛着青光:"

譬如这神门穴,"

银针悬空停在老僧腕间寸许,"

刺之能宁心安神,恰如《金刚经》降伏其心之语。

当年墨瑶为战乱中的流民行针,每刺一针便诵一句应无所住,说针感传导如禅意流转,需知止而后有定。

"

老僧转动念珠的手指突然一顿,第三十三颗青铜珠的镂空处射出细光,在壁上投下幅针图:"

施主所言极是。

"

他枯瘦的手指抚过眉心针孔,"

老衲年轻时曾见位游方医者,用墨家听针术为疯癫者治病——将银针刺入百会穴,针尾系着的铜铃会随患者心念震颤,铃音清浊便知妄心深浅。

"

灵枢眼中闪过精光,将青铜符按在佛龛的铜锁上,锁芯"

咔哒"

转动的声响竟与针入穴位的"

得气"

感同频:"

大师说的是声针同契之术!

"

他从暗格取出片青铜残页,上面的墨字正被针孔渗出的血珠晕染,"

墨瑶在残页中记载,治心病需针禅双运:行针时观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针尾的铜丝便会随佛号共振,将禅意导入经络。

"

"

可施主知这法门的凶险?"

老僧的念珠突然缠上灵枢手腕,青铜珠的棱角恰好抵住"

内关穴"

,"

三百年前有位墨家弟子强行融合针术与禅定,"

他指向壁画中正在溃烂的面具人,"

针入膻中穴时妄念丛生,铜铃突然炸裂,针体倒刺入心,化作壁画上这团墨影。

"

灵枢反手握住老僧手腕,银针精准落在"

劳宫穴"

:"

大师所言即是过则为灾。

"

针尾的红线突然绷直,与念珠上的铜丝缠成太极结,"

墨瑶说以证证禅如如人饮水,需知其雄守其雌——针为阳,禅为阴,阴阳相济方能复归其根。

"

话音未落,佛龛突然震颤,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