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1章 西域药香藏诡秘青铜鼎畔炼新方(1 / 7)

加入书签

西域药香藏诡秘,青铜鼎畔炼新方

一、药庐奇药显异象

宫廷药庐的辰时总浸着奇异的香气,那香气混着西域龙涎香的醇厚、火绒草的清冽与中原茯苓的甘淡,在卯时薄雾未散的空气中漫散,竟在案前凝成个微型的太极图,阴鱼眼泛着淡金,阳鱼眼透着青光,与墨家矩尺纹隐隐呼应。

案上的青铜灯泛着淡青微光,灯芯跳动的频率精准对应着案前西域药材的摆放轨迹——火绒草的花瓣如受指引般自动舒展,每片花瓣边缘都泛着细碎的金光,光粒在空中组成"

非攻"

二字的虚影;肉苁蓉的断面浮现出淡褐色的纹路,纹路间距恰好三分,与墨家"

三寸毫针"

的进针深度完全一致,用指尖轻触,还能感受到细微的气流在纹路中流动;更奇的是"

西域龙涎香"

,香块旁的青铜盘里,香灰正顺着无形的轨迹缓慢汇聚,最终凝成个微型的"

医"

字,笔画间的青铜粉与灵枢袖中青铜符的纹路严丝合缝,甚至连符契边缘的锯齿都完全复刻。

素问的指尖轻轻拂过火绒草的花瓣,指腹刚触到花瓣边缘,便传来细微的刺痛感——那些看似柔软的花瓣下,竟藏着极细的青铜丝,丝端的小钩呈"

倒刺"

状,与墨家"

锁丝术"

固定经脉的钩形完全相同,只是尺寸缩小了数倍,若不仔细观察,根本现不了。

"

《神农本草经》言西域药多奇性,或暖如烈火,或寒若冰霜,"

她的声音带着对药材的敬畏,鬓角的银链突然毫无征兆地绷紧,链坠的青铜小鼎悬在火绒草上方,鼎耳的锁链如被无形之手牵引,在空中划出"

之"

字形轨迹,精准指向药庐深处的"

西域药柜"

那柜子是西域胡杨木所制,柜门上刻着的"

火神纹"

正泛着淡红微光,柜缝中渗出的淡金色液体顺着柜壁蜿蜒而下,在青石板上汇成细小的溪流,所过之处,石板上的暗纹竟浮现出墨家矩尺纹的虚影,与终南山青铜棺渗出的汁液同出一源。

记忆突然翻涌如潮——十二岁那年在终南山善堂,老妪从暗格里取出个布满铜锈的青铜匣,匣锁是墨家特有的"

转环锁"

,需要按对"

兼爱非攻尚贤"

三个刻字才能打开。

匣中垫着暗红色的绒布,放着半株干枯的火绒草,草茎里嵌着的青铜丝虽已氧化黑,却仍能清晰看出"

之"

字形缠绕的轨迹,丝端的小钩还保持着完整的形制。

"

祖师说,这草药采自西域火神祠旁三尺之地,经九晒九浸,每晒需顺北斗,每浸需用青铜符淬水,"

老妪当时的声音带着郑重,枯瘦的指尖轻轻划过草茎,生怕碰坏了里面的青铜丝,"

青铜丝是引气用的,能让药性像走机关城的导气槽一样,顺着经脉精准流动,不伤及旁支气血——当年祖师用这草,治好了西域商队里三十多个骨腐病患者,没一个人留下后遗症。

"

素问从"

西域药柜"

中取出卷泛黄的西域药谱,卷轴的轴头是青铜打造的,刻着西域"

火神"

与墨家"

矩尺"

的复合体图案。

展开的刹那,谱上的药材插图突然被灯芯的微光激活,用朱砂绘制的"

肉苁蓉"

旁,竟用墨笔标注着墨家"

淬药法"

的口诀:"

春采其根,需择雨后天晴;夏晒其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