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医道融贯通西域戾气窥伺扰长安(1 / 10)
医道融贯通西域,戾气窥伺扰长安
一、辰时融合阁启阁
辰时的长安朱雀大街,晨光如碎金般洒在青石板上,砖缝里还沾着昨夜的露水,蒸腾起淡淡的水汽,混着街旁胡商摊位飘来的香料味,让空气里都带着几分异域风情。
街旁新落成的“医道融合阁”
朱门敞开,门扉是用终南山松木打造,木纹里透着淡淡的松针药香,门楣上悬挂的匾额由玄宗亲笔题写,“医道融贯”
四字笔锋刚劲,鎏金的笔画在晨光下闪着光,旁侧缀着的八枚青铜铃泛着冷光——铃身分别刻着墨家矩尺纹、西域火神纹与道家太极图,风一吹便出“叮叮”
脆响,与阁内传来的“兼爱济世”
医诀吟诵声相互呼应,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张望,有的还凑到门口,想看清阁内的景象。
灵枢和素问站在阁内正厅,身着融合三家元素的青色医袍——袍料是西域进贡的云锦,轻软透气,领口绣着墨家“非攻”
二字,袖口缀着西域火绒草纹样,下摆则绣着道家阴阳鱼,袍角在晨光下泛着淡金,走动时,纹路竟像活过来般,随着动作轻轻流动。
灵枢手中捧着本新编撰的《医道融合录》,封面是用墨家机关术压制的麻纸,水火不侵,书页间夹着的墨瑶祖师遗留青铜符,符面刻着的“医道同源”
图案,与案上西域进贡的火神镜相互共鸣,符面微光透过书页,在地面投出个三寸见方的“融”
字虚影,虚影边缘还泛着极细的金纹,与正厅地砖的纹路严丝合缝。
素问鬓角银链垂着的青铜小鼎,鼎耳锁链绕出的“兼爱”
结,与腰间西域医者阿卜杜拉所赠火绒草香囊严丝合缝——香囊里的火绒草是西域火神祠特供,泛着淡青微光,一靠近青铜小鼎,鼎身就轻轻颤动,鼎内竟传出极细的“嗡嗡”
声,像是墨家机关城深处的“引气螺”
在运作。
“这鼎竟能与西域草药共鸣,”
素问悄悄对灵枢说,指尖轻轻碰了碰鼎耳,“老妪婆婆说过,墨家器具能感应天地灵气,看来这鼎也认了西域的药气。”
灵枢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正厅——厅内分三排坐着中原医者、西域医师与道家方士,中原医者多穿粗布短衫,怀里揣着泛黄的《黄帝内经》;西域医师戴尖顶帽,腰间挂着青铜药壶;道家方士则着素色道袍,手持拂尘,却都屏息凝神,眼神里满是对医道融合的期待。
“今日融合阁启阁,不仅要传医道,更要传‘融贯’之心,”
灵枢的声音沉稳,透过阁内墨家传下的“扩音螺”
,传遍整个正厅,“墨家医道讲究‘兼爱济世’,以机关术辅医,求精准;西域医理注重‘祛邪快准’,以放血术为要,求效;道家阴阳讲究‘平衡调和’,以阴阳理论为基,求长效。
三者并非对立,而是可融贯互通,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他翻开《医道融合录》,指着其中一页手绘的“放血活血合流术”
图谱——图谱上,墨家三齿刀、西域火神针与道家阴阳针呈“品”
字形排列,旁侧还标注着机关导气纹与阴阳调和口诀。
“如这‘西域放血术与中原针灸合流’之法,便是借墨家机关术控度——三齿刀背的矩尺纹能感应经脉气流,防止割深;道家阴阳理论衡性——按子午流注时辰施术,借天地之气助药效;西域火绒草祛邪——针尾红绳缠火绒草纤维,能吸附戾气。
三者结合,方能成此救急扶危之妙术。”
西域医者阿卜杜拉(已解咒,真心投诚)坐在左侧第一排,手中捧着本泛黄的西域《火神医典》——典册封皮是用骆驼皮做的,上面还留着当年墨瑶祖师与西域医者交流时的签名。
他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