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道墨分流衍众派残踪隐脉引浩劫(3 / 6)

加入书签

点燃青铜香器,青烟如网,净化了空气中的戾毒。

灰袍医者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陈阿牛与赵谦拦住。

陈阿牛用简易脉诊仪抵住他的手腕,仪盘瞬间泛黑:“你身上有重度戾毒,是余孽的人!”

灰袍医者冷笑,突然口吐黑血,倒在地上——竟是服毒自尽,尸体很快泛着幽绿,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只留下一块泛着幽绿的寒戾石碎片。

庭院内的医者们都惊呆了,李御医脸色凝重:“看来余孽果然在暗中盯着我们的医派交流,想借各流派的医具与医者,扩散残踪气!”

灵枢捡起寒戾石碎片,用圣火灰烬净化,碎片泛着的幽绿消退:“大家别慌!

余孽只是孤注一掷,我们只要加强医具净化,每日用圣火灰烬擦拭,就能防止残踪气污染。

各流派虽有不同,却都是道墨传承,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守住医道,守住百姓!”

医者们纷纷点头,原本的惊慌渐渐被坚定取代。

陈阿牛拿起圣火灰烬,开始帮大家擦拭医具;赵谦则提议在庭院四周布下机关香薰阵;林薇与阿依莎则忙着为医者们检查是否沾染戾毒。

庭院内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只是多了几分警惕与团结——各流派不仅是交流者,更是共同守护医道的战友。

三、午时流派竞合促创新:道墨根基各显长

午时的太医院庭院,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斑。

各流派在经历了余孽的干扰后,交流愈深入,甚至出现了流派间的“竞合”

——既比拼医术,又相互借鉴,推动着医道的创新。

庭院中央的空地上,陈阿牛的实用派与赵谦的机关派正进行一场“辨症比赛”

——李御医找来十位有隐疾的百姓,让两派分别诊断,看谁能更准确、更快地找出病因。

陈阿牛手持简易脉诊仪,按在第一位百姓的手腕上,仪盘指针泛着淡绿:“大爷,您最近是不是常头晕、咳嗽?是轻度戾毒,接触过污染的水源,我给您开一副艾草黄芪汤,再配个香薰香囊,三日就好。”

百姓连连点头:“大夫说得对!

我前几天在河边洗衣服,回来就不舒服,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查出来了!”

赵谦则用改良脉诊仪,为第二位百姓诊断,仪盘指针泛着淡紫:“大娘,您是阴阳失调,脾肺虚弱,不是戾毒,是长期劳累所致。

我给您开一副道家阴阳调和汤,配合我的机关香薰,能补气养脾,半月就能好转。”

大娘也点头称赞:“赵大夫说得准!

我天天帮人缝补,确实累得很,之前的大夫都说是戾毒,开了好多药都没用。”

比赛结束,两派各诊断对五位百姓,难分胜负。

陈阿牛笑着说:“赵兄的机关医器确实精准,能辨出阴阳失调与戾毒的区别,我得向你学学,改良我的简易脉诊仪。”

赵谦也拱手:“陈兄的度快,适合民间应急,我也得借鉴你的方法,简化机关医器的操作,让更多人能用得上。”

另一边,林薇的湿热派与阿依莎的西域圣火派则合作研究“湿热与瘴气的混合症”

——林薇带来川蜀的湿热病例,阿依莎则提供西域瘴气的防治经验,两人在案前展开《道墨医典》,结合各自的实践,修改着药方。

“川蜀的湿热多是‘阴湿’,需用干姜、苍术驱寒,”

林薇指着医典,“但西域的瘴气是‘阳毒’,需用圣火草、薄荷清热,两者混合,就得按道家‘阴阳相济’的道理,调整药材比例。”

阿依莎点头,取出圣火草粉末:“我之前在西域试过,圣火草加苍术,能同时驱湿热与瘴气,只是比例难把握。

你看,按墨家‘矩尺比例法’,圣火草三钱、苍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