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双医灵兴学传医道地脉动觉醒承使命(9 / 13)
眼中满是恍然大悟的神色。
讲堂内的气氛热烈而专注,檀香与草药的气息交织,让人心神安宁,仿佛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到了午时,课结束。
学子们纷纷围在灵枢与素问身边,有的请教脉诊仪焊接的技巧,有的询问混合戾毒的辨症方法,有的则分享自己学习中的感悟,眼中满是求知欲与对医道的热爱。
灵枢与素问耐心地一一解答,脸上满是欣慰——他们知道,医学教育的种子,已在这些年轻学子的心中生根芽,用不了多久,就会成长为守护百姓的参天大树。
四、未时教材编创显墨韵
未时的学府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案上堆积如山的典籍与手稿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书房是由原官宅的书房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的楠木书架与青铜灯具,书架上摆满了从太医院与各地征集来的医学典籍,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千金方》《外台秘要》,应有尽有;青铜灯具悬挂在天花板中央,灯芯燃烧着圣火,散出的阳火之气与书房内的墨香、药香混合,让人精神振奋,思路清晰。
灵枢与素问坐在书房中央的楠木大案前,案上摊着《道墨医典》的定稿手稿,旁边放着青铜笔、圣火灰烬墨、校正用的朱砂笔与各种参考典籍。
李御医与四位授课医者也围在案旁,有的校对文字,有的绘制图谱,有的则整理各地医者提供的临床案例,整个书房充满了“沙沙”
的书写声、“叮叮”
的青铜笔碰撞声与偶尔的讨论声,显得忙碌而有序。
“《墨道医器实操》这一卷,关于青铜香器的部分,需补充改良方法,”
灵枢指着手稿中的一页,上面画着传统青铜香器的图谱,“之前的香器虽能聚阳驱戾,却有一个缺陷——无法调节青烟浓度,在戾毒浓度低的环境中,青烟过浓会浪费香粉;在戾毒浓度高的环境中,青烟过淡则无法有效净化。
我建议在炉盖细孔处加装墨家机关阀,阀片由薄青铜制成,可通过旋转炉盖调整细孔的孔径大小,根据戾毒浓度灵活改变青烟浓度。”
他拿起青铜笔,在空白的纸页上快绘制机关阀的图谱——炉盖内侧刻着环形轨道,阀片按八卦方位排列,每片阀片都连接着一个小型机关按钮,旋转炉盖时,按钮带动阀片移动,改变细孔的开合程度。
图谱线条流畅,细节清晰,连阀片的厚度、机关按钮的大小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李御医凑上前仔细查看,眼中满是敬佩:“灵枢先生,这机关阀的设计真是精妙!
既保留了青铜香器的原有功能,又解决了青烟浓度无法调节的难题,实用性大大增强。
有了这个改良,香器不仅能在疫区使用,还能在日常防疫中推广,对百姓的益处更大。”
负责绘制图谱的王大夫,是川蜀有名的画师兼医者,擅长将复杂的医理与医器结构用图谱清晰呈现。
他接过灵枢绘制的草图,点头说道:“灵枢先生放心!
我会按这个设计,绘制出详细的机关阀结构图,标注好每个零件的尺寸与制作方法,确保学子们能看懂、能制作。”
素问则在完善《阴阳辨症录》的“子午流注辨症”
部分。
她将道家“子午流注”
理论与墨家辨症方法结合,在稿纸上写道:“子时(:oo-1:oo),脉气在胆,此时辨症需重点关注肝胆经——若试毒叶泛绿且患者伴有口苦、失眠症状,多为胆经戾毒,需用薄荷、柴胡熬制汤药,配合香薰中的佩兰成分调理;午时(11:oo-13:oo),脉气在心,需关注心经与小肠经——若试毒叶泛黑且患者伴有心悸、胸痛症状,多为心经戾毒,需立刻用圣火朱砂急救,同时服用黄芪、丹参汤药补心益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