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医护稚童护未来残踪缠孺撼医魂(7 / 11)
针灸就能缓解,再喝一点圣火草煮的水,就能彻底好。
我们绝不能让余孽得逞,绝不能让他们伤害孩子,破坏我们的食疗课堂!”
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用手指蘸着圣火灰烬擦拭食物,有的帮忙照顾腹痛的孩子,眼中没有了起初的惊慌,反而多了几分坚定——他们渴望守护孩子的健康,渴望学会更多的食疗方法,这份渴望,比任何邪祟都更有力量。
李大郎紧紧抱着小石头,用圣火灰烬轻轻擦拭他手中的米糕,心中愈坚定: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要学会这些食疗方法,让石头健健康康地长大,不辜负灵枢、素问与墨禾的教导。
四、未时学堂授育儿:传技解惑护成长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像被稀释过的金液,洒在汴京“稚子学堂”
的院子里。
学堂是一座青砖瓦房,院子里种着两株海棠树,树上开着粉白的花,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雪。
学堂内的孩童们正坐在墨家机关桌椅上读书——桌椅按墨家“升降机关”
原理制作,桌面下藏着青铜弹簧,只需转动侧面的小旋钮,桌面与椅面就能随孩子身高调节,最高可升至成人腰腹,最低能降到孩童膝盖,避免孩子因桌椅不合适导致弯腰、驼背;桌面还刻着简单的经络图(如手部的合谷穴、足部的涌泉穴),旁边标注着“课间按揉能解乏”
的小字,方便孩子们课间按摩穴位,缓解读书的疲劳。
灵枢与素问来到学堂时,孩子们刚上完识字课,正坐在椅子上休息,看到他们进来,纷纷笑着打招呼:“灵枢先生好!
素问大夫好!”
声音清脆得像风铃。
学堂先生王夫子站起身,他身着灰色长衫,戴着方巾,对着灵枢与素问拱手:“两位大夫,辛苦你们特意跑一趟。
学堂的孩子常有感冒、积食的毛病,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半孩子都在咳嗽、流鼻涕;有的孩子还总爱积食,肚子胀得像小鼓,不爱吃饭,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不懂养护,只能让家长带孩子去医馆,耽误了不少功课。
现在有了你们的指导,我们也能帮孩子日常养护了,真是太感谢了!”
灵枢笑着回礼:“王夫子客气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大家的责任。
儿童养护重在‘日常’,不用复杂的方法,只需在读书、玩耍的间隙,做一些简单的养护,就能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儿童日常养护录》,书页用墨家机关纸制作,上面记录着儿童日常养护的简单方法,还配着插图,方便老师与家长学习。
“比如孩子读书久了(半个时辰左右),教他们按揉眼周的太阳穴——用指腹轻轻转圈,顺时针转十圈,逆时针转十圈,能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课间让孩子多活动,跑跳、踢毽子、跳绳都可以,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比待在屋里不动强得多。”
素问则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身,教他们做“手指操”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我做——先伸出大拇指,按揉食指的根部(合谷穴),再按揉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根部,每个手指按揉十下,能预防感冒哦!”
孩子们立刻伸出小手,跟着素问做起来,小脸上满是认真,有的还边做边数:“一、二、三……”
做完手指操,素问又教老师们制作“儿童护鼻香囊”
:“这香囊的材料很常见,辛夷花二钱、苍耳子一钱、圣火草一钱,按这个比例混合,辛夷花要选含苞待放的,苍耳子要去刺,圣火草要晒干磨成粉;然后用棉布缝一个小布袋,把混合好的药材装进去,缝好口,让孩子挂在胸前,贴近鼻子的位置,能预防感冒鼻塞,尤其适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