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宫变医枢定朝纲残踪蚀脉撼帝医(3 / 7)

加入书签

材中,根本无法察觉。

看来余孽早有预谋,在库房中藏了毒源,想让我们永无宁日。”

灵枢望着地上的黑色粉末,心中清楚:宫廷医事的整顿,只是暗战的开始,余孽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流程优化与考核改革,定会遭遇更多阻挠。

三、午时改革定流程:道墨同规立医纲

午时的宫廷医馆议事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铺着墨色锦缎的长桌上。

桌上摆放着《宫廷医事秘典》《药材采购流程草案》《御医考核细则》等卷宗,灵枢、素问、墨渊与几位核心御医围坐在一起,讨论流程优化与考核改革的细节。

“药材采购之前由太府寺全权负责,医馆只负责接收,”

墨渊指着草案上的流程图,“这样很容易出现错买、漏买的情况,比如上次太府寺将‘柴胡’错买成‘银柴胡’,虽一字之差,药效却天差地别。

我们提议,医馆派专人参与采购,太府寺负责资金与运输,双方相互监督,避免出错。”

一位王御医提出疑问:“派谁去合适?御医们都忙于诊疗,怕是抽不出人手。”

素问笑着回答:“可以从医馆学徒中选拔,要求熟悉药材属性、懂墨家机关检测术,这样既能保证采购质量,又能培养年轻学徒,一举两得。”

灵枢补充道:“墨家讲‘实操为先’,让学徒参与采购,也是一种实践学习,比单纯在医馆背书更有效。”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同意优化采购流程。

接下来讨论储存流程,李御医提议:“药材储存需按‘四季温湿度’调整,春季潮湿,需用墨家‘防潮机关柜’,柜内装着干燥仪,能自动调节湿度;冬季寒冷,需用‘保温盒’,避免药材冻坏。”

墨渊立刻取出防潮机关柜的图纸,图纸上详细标注了干燥仪的结构:“这是先祖留下的图纸,我们可以按图制作,不出一日就能完工。”

流程优化讨论完毕,众人开始研究考核改革。

“前朝考核只考医书背诵,”

灵枢指着细则上的条款,“导致很多御医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操。

我们改革后,考核分三部分:一是药材辨识,用被残踪气污染的药材混合完好药材,让御医辨别;二是针灸实操,在墨家针灸辅助架上模拟人体穴位,考核精准度;三是药膳制作,按季节、体质制定膳方,考核实用性。”

王御医有些担忧:“这样考核难度太大,怕是很多老御医难以通过。”

墨渊严肃地说:“宫廷医事关乎皇室安危,绝不能滥竽充数!

若老御医难以通过,可以先学习,再补考,我们会安排灵枢先生与素问先生亲自授课,确保每位御医都能达标。”

众人不再有异议,一致通过考核细则。

灵枢望着桌上的草案与细则,心中涌起一股欣慰:“道墨同力,定能建立完善的宫廷医疗体系,不仅能应对宫变,更能为天下医馆树立榜样。”

素问则取出青铜小鼎,轻轻放在卷宗上:“道家讲‘循序渐进’,我们明日先试点药材采购与储存流程,后日进行考核改革,确保每一步都稳妥。”

可就在这时,议事厅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灵枢先生、素问先生,不好了!

太后突然头晕目眩,太医们都束手无策,陛下让你们立刻去慈宁宫!”

三人心中一紧,立刻起身赶往慈宁宫。

路上,灵枢的青铜符微微颤动:“太后向来身体康健,怎会突然不适?恐是残踪气作祟,有人想在流程改革的关键时候搅局。”

素问点头:“我们带上药材检测仪与急救药膳,若真是残踪气所致,也好及时应对。”

慈宁宫内,太后躺在凤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几位御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