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争执(2 / 4)

将军久经战阵,便请徐公明为公子解惑罢。”

徐晃闻言,面色一僵,但见曹植已转头看向自己,只好微微抱拳,正色道:

“三公子,我军虽众,然连日行军,士卒已疲。

今日城下搦战,不过是以攻代守,使我大军立寨扎营。

黄忠乃是宿将,虽只领五百人出城营寨,然其军阵严整,背靠沟渠,上有城墙守军为依托,我军若贸然上抢,敌可以严密阵型迅速回城,再以城头弓弩相拒之,我军恐折损不少,不能建功。”

曹植闻言,不解道:“那黄忠五百人撤回城中时,我军何不能趁机抢夺城门?”

徐晃斟酌一番,答曰:“先前两军对阵,各自射住阵脚,凡一百二十余步。

敌军列四排线阵,沟渠十步,又添十步及墙,合计不足百五十步。

其墙高约莫四丈,若守军以硬弓强弩,居高而射,足可及我军阵前...”

曹植听的不耐,抬手打断,问道:“植所惑者,乃为趁敌军撤回城中之时,抢夺城门,将军为何不直言相告?”

徐晃闻言,语气一滞。

我咋给你说?你啥都不懂,我跟你说的着吗?

曹家人就这么欺负我们外姓臣子是吧!

心中有怨,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公子容禀,若方才对阵之时,抢夺城门,恐不及奔至城下,便已死伤数百,且失军心,乃下策也。”

这话说的比较直白,曹植听懂了,但也听的不舒服了。

“公明将军可曾有过抢夺城门之举?”

徐晃岂能不知晓曹植何意,只是再来回答,恐起争执,遂朝着主位上的曹洪求助。

曹洪见状,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公子,公明久随大王征战,不可失礼。”

曹植不置可否。

曹洪又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我等初至,营寨未筑,立足未稳,不知敌军虚实,贸然去夺城门,实非明智之举。

黄忠久经沙场,既率军出城迎战,岂能不做安排?

倘若在城门中暗布陷阱,我军夺门岂不是正中其下怀。”

曹植闻言,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