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秦朗的机会(2 / 4)

明,犹豫就会败北,如果夺妻之恨都能隐忍,那这人指定不太行。

闲话少说。

世人皆知曹操有三个养子,但曹家人对三个养子的态度却是天壤之别。

曹真原为曹操族子,其父又为曹操大业而死,其本人也有才干,故而深得曹操信重,将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交给曹真统领。

因此,曹家人乃至曹操麾下文武,皆不敢小视曹真。

何晏则不然,其人原为何进之孙,昔日何进在世之时,公开发言要弄死十常侍,在将军府中开会,讨论召集州郡兵马入京除贼。

曹操听闻之后,进将军府劝告何进:“扫除宦党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此事只要交一狱吏,便足以胜任,何必召外兵进京?

此事只须剪除元凶,何必非要尽数除之?

如想杀尽,事必泄露,我料定其必败!”

这本是肺腑之言,谋国之论,但不得不说曹操进谏的方式有些过于直率了。

果然,何进听了之后,当众说道:“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怀有私情。”

这是啥?

曹操当时就跟摸了电门一样,操麻了。

羞愧、愤恨,拂袖而去。

自此,便算是与何进有了私怨。

很难说之后何进之子亡故,曹操纳其遗孀尹氏是出于什么心理。

总之,曹操虽说待何晏还不错,但其实也只是面子工程。

曹家人对何晏的态度远远比不上曹真,甚至还时常有贬低、鄙视之举。

比如曹丕曾公开称何晏为“假子”。

有人说是曹丕嫉妒何晏才华,这明显是不准确的。

何晏虽有才华,文可能比得上曹植?武可能比得上曹真?

曹丕可有太多人要嫉妒了,压根轮不到何晏。

当然,这可能也与何晏性格乖张,常以曹操养子的身份压人有关。

也许正是因为何晏的遭遇,秦朗从小便谨小慎微,低调做人。

但还有一些风言风语。

比如:“他就是秦朗呀,他爹还活着呢,他妈就被曹操纳为妾室了。”

“秦朗?哦,你说他呀,他是大汉绿帽王秦宜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