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年味浓(2 / 4)

加入书签

穿着件红色的棉袄,像个小灯笼似的,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她跑到邢成义跟前,仰着小脸,踮着脚尖,比了比自己的身高:“成义哥,你看!我都快到你胸口啦!”

邢成义蹲下来,揉了揉她的头发,头发软软的,带着点洗发水的香味。“这么高了?”他笑着说,“上次见你,才到我腰呢,这才一年,就长这么快。”石珊珊听了,更高兴了,拉着邢成义的手,晃来晃去:“我每天都喝牛奶!姨夫说喝牛奶能长高,以后我要长得比成义哥还高!”旁边的二姨和姨夫都笑了,二姨挎着个布包,走过来拍了拍珊珊的背:“别闹你成义哥,快让他进屋烤火。”

进屋后,邢母先去了里屋看外公。外公坐在炕沿上,戴着顶黑色的绒线帽,手里拿着个旱烟袋,正抽着烟。看见邢母,他赶紧把烟袋锅子磕了磕,放在炕桌上:“回来啦?路上冷不冷?”邢母走过去,坐在外公旁边,握着他的手:“不冷,成义他爸开得稳。”外公点点头,目光落在邢成义身上,笑了笑:“成义也回来啦?在bJ那边还好?”邢成义走过去,坐在炕边:“好,外公,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打算在家开个饭馆。”外公听了,眼睛亮了亮:“好,在家好,在家能照顾你爸妈,比在外头强。”

坐了一会儿,邢父说:“先去给你外婆磕个头吧。”邢成义点点头,跟着大舅、二舅、二姨一起,去了东屋。东屋的柜子上,摆着外婆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外婆,穿着件蓝色的斜襟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笑着看镜头。柜子上还放着个香炉,里面插着三根香,旁边摆着水果和点心——是大舅早上刚买的。

邢成义跪在蒲团上,看着外婆的照片,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他想起小时候,外婆总爱把他抱在怀里,给他剥糖吃;想起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会做他爱吃的鸡蛋羹,上面撒点葱花;想起去年夏天,他没能回来送外婆最后一程,心里就像被针扎似的疼。“外婆,我回来了。”他哽咽着说,磕了三个头,额头碰到蒲团上,软软的。邢母站在旁边,也抹着眼泪,邢父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眼里也含着泪。

祭拜完外婆,一家人又去了村里的长辈家拜年。先去的是太奶奶家,太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耳朵有点背,眼睛也花了,却还能认出邢成义。“成义啊?”太奶奶拉着他的手,手很干,像树皮似的,“回来啦?快坐,我给你拿糖。”说着,就想去够炕桌上的糖罐,邢成义赶紧按住她的手:“太奶奶,不用,我不吃糖,您坐着歇会儿。”太奶奶笑着点头,嘴里念叨着:“好,好,回来就好,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强。”

从太奶奶家出来,又去了三爷爷、四奶奶家,每家都坐了一会儿,聊聊天,送上拜年的祝福。村里的路不宽,两边的院墙矮矮的,能看见院里的鸡在啄食,狗在晒太阳。路过小卖部时,石珊珊拉着邢成义的手:“成义哥,我想去买糖。”邢成义笑着点头:“行,一会儿吃完饭,哥带你去。”石珊珊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

回到外公家时,已经快中午了。邢母和二姨一起去了灶房做饭,邢父和大舅、二舅、姨夫坐在屋里聊天,邢成义带着石珊珊在院里玩。石珊珊从兜里掏出个弹珠,递给邢成义:“成义哥,咱玩弹珠吧?”邢成义笑着接过弹珠:“好,不过我好久没玩了,可能不如你厉害。”石珊珊得意地说:“我可是我们村的弹珠大王!”说着,就蹲在地上,画了个圈,开始玩了起来。

灶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切菜声,还有邢母和二姨的说笑声。邢成义看着院里的雪,听着灶房里的声音,还有石珊珊的笑声,心里觉得很踏实。他想起在bJ的时候,每天都在工地干活,晚上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听着工友们的呼噜声,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现在回来了,有家人在身边,有熟悉的乡音,有温暖的烟火气,才觉得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