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秦始皇 说说你刺杀我的事吧(1 / 3)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张良真乃千古奇才也!”
天幕下,吴起拍手称赞,对张良评价很高。
作为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天才,吴起一眼就看出此计的高明之处。
【公元前2o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时,谋士郦食其建议“复立六国后裔”
,借其声望笼络人心、牵制项羽。
】
【郦食其提出分封六国后,刘邦起初赞同并命人刻印准备实施。
】
【张良闻讯后,以“八不可”
痛陈其弊,当场借箸画策,条分缕析。
】
【若分封六国,刘邦需将土地、兵马分给旧贵族,削弱自身实力。
】
【六国后裔一旦复国,未必感恩刘邦,反而可能因秦灭六国的旧仇,而迁怒汉室。
】
【旧贵族与韩信等新兴功臣利益冲突,易引内斗。
】
【分封后,汉军需四处支援诸侯,陷入“救赵则楚强,助齐则燕叛”
的被动局面。
】
【项羽可趁机分化瓦解各诸侯国,各个击破。
】
【刘邦听后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
【然后,刘邦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
】
【此后,刘邦终止分封旧贵族,转而集中资源对抗项羽,加楚汉战争胜利。
】
“这刘邦是不是糊涂了?竟想着学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多亏了有张良劝谏,才没有走错了道路!”
秦始皇嬴政皱起眉头,对刘邦此举甚为不满。
朕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你小子又想学周天子那一套?
这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吗?!
【张良此计,借鉴周朝分封致春秋战国之乱、秦末诸侯复辟反秦的教训,主张强化中央权威。
】
【避免资源分散,确保刘邦对军队、领土的绝对控制。
】
【预见异姓王与六国旧贵族的潜在威胁,提前消除分裂风险。
】
【表面顺应黄老“无为”
,实则暗含法家“集权”
思想,以“柔术”
推动制度变革。
】
【明代王夫之称:“张良之智,不在阻分封,而在阻分封之早”
,认为其谏言时机精准。
】
【张良谏阻分封,绝非简单的保守之策,而是基于对人性、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
【其力主“强干弱枝”
,既避免汉朝重蹈周秦覆辙,又为后世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石,堪称中国古代政治谋略的典范。
】
“下士谋财,中士谋权,上士谋国!”
“这张良所行的就是谋国之道啊!”
姜子牙看着天幕,捋着胡须微笑道。
“尚父谦虚了,这张良所学兵法,正是您所着的《太公兵法》,应该算是您的弟子!”
周武王姬闻言后,也露出笑容,对姜子牙恭维道。
说到底,这谋国之道,还是从姜子牙这里传下去的。
【公元前2o2年,楚汉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项羽率十万楚军退守垓下,被刘邦、韩信、彭越联军六十万重重包围。
】
【汉军虽占据兵力优势,但项羽勇猛无双,楚军仍具顽强战斗力,强攻恐代价惨重。
张良与韩信遂策划“攻心为上”
的战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