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6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2 / 2)
些心酸。
看到陆游的复国志向,他很满意。
但是如果没有天幕出现,那陆游的这个愿望,恐怕永远都难以实现了。
这是一个沉痛的事情,让人惋惜。
【陆游隐居山阴后,将平凡生活诗化,记录田园日常。
】
【他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尽显乡村淳朴之美。
】
【他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以细腻笔触捕捉江南春韵。
】
【我们来看下这两田园诗!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诗好诗!”
李白眼前一亮,随后连声称赞道。
这句诗写的很妙,通过山水意象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曲折与转机。
就像李白一样,他参军之后,反倒心念通达,豁然开朗了。
再加上立下了一点小功劳,已经混成了校尉的官职,距离将军也只有一步之遥!
可以说,他的人生也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没想到宋朝的田园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陆游笔下的杏花春雨,于浅淡低回之中蕴含着无穷韵致,让人回味无穷啊!”
孟浩然闭上了眼睛,细细品读这句诗,近乎陶醉般说道。
他没想到,陆游不仅爱国诗歌写的好,连田园诗也不逊色于他。
真不愧是天幕要拿出来单独盘点的人物,确实厉害!
【对陆游唐婉的追忆贯穿数十年,他75岁时作《沈园二》来表达思念,至死未解心结。
】
【我们来看看陆游的泣血之作!
】
【沈园二·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沈园二·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句简直绝了!”
李商隐顿时拍案而起,对着天幕惊呼道。
这句诗让他感觉十分惊艳,有一种见到稀世珍宝的感觉。
他写了那么多的情诗,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屈一指了。
但是当他看到陆游的这诗,却仍然觉得无比惊艳!
怎么说呢?
陆游的这两悼亡诗,既有感情,也有技巧,可为情诗典范。
“沈园柳老不吹绵……”
唐婉痴痴地看着天幕,喃喃自语地反复念叨着,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原来当初两人离婚,陆游也是迫于无奈。
原来在她死后,陆游心心念念了四十余年,就算白苍苍也没有忘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