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黄袍加身后周太祖郭威(2 / 2)
大祸了!
大汉江山要不保了!
【公元951年初,在刘赟尚未到达汴京时,郭威率军北上抵御契丹,行至澶州时,将士哗变,将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拥立为帝。
】
【此事件成为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先例。
】
【郭威返回汴京,接受“禅让”
,正式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定都汴京。
】
【他追尊郭氏先祖,并认后汉高祖刘知远为伯父,以示继承汉统。
】
“竟然是黄袍加身?”
“没想到比赵匡胤还早!”
唐太宗李世民顿时扬起眉头,表情古怪地说道。
他若是早知道这个套路,当年他也搞一出“黄袍加身”
了,也不会出现玄武门那样血腥的政变了!
唉,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去了!
【郭威深知五代乱局的根源在于政治腐败、赋税苛重、法律严酷。
】
【他即位后大力推行改革,废除后汉的一些苛捐杂税,比如“牛皮税”
,将部分官田分给佃户耕种,减轻农民负担,恢复农业生产。
】
【并且,他还下令地方官不得以任何借口加征赋税。
】
【郭威严惩贪官污吏,要求地方官廉洁奉公,他自己以身作则,生活极为简朴。
】
【郭威废除后汉严苛的法律,减轻刑罚,禁止滥用凌迟这样的酷刑。
】
【他对后汉宗室,比如李太后、刘赟等人,起初以礼相待,对前朝官员也多有留用,减少政权更迭的动荡。
】
【他采取措施,削弱骄横的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他致力于创造一个相对安定、轻徭薄赋的环境,让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得以喘息和恢复,为后来的统一积蓄了力量。
】
“嗯,还不错!”
“是一位合格的开国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点了点头,对着天幕夸赞道。
郭威虽然做的没有柴荣好,但也算是高水平的皇帝了,妥妥的明君!
【郭威的亲生儿子们在汴京被杀,因此他选择将皇位传给养子兼内侄柴荣,他认为柴荣才干出众,可以继承他的事业。
】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逝于汴京,享年51岁。
】
【庙号“太祖”
,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葬于嵩陵。
】
【遗诏薄葬,要求以纸衣瓦棺下葬,不修地宫、不置守陵人、不殉珍宝,历代罕见。
】
【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延续其改革大业。
】
【司马光评价:“周太祖惩累朝苛法,务为宽大,民赖以苏。”
】
【现代史家认为:郭威证明了乱世中仁政比武力更重要,其“节俭爱民、理性治国”
的特质,像黑暗五代中的一束光,直接照亮了宋代文明的道路。
】
【郭威将“以民为本”
植入政权基因,使后周和宋朝走出五代恶性循环,重塑中原王朝的统治伦理。
】
“郭威如此胸怀与格局,值得吾等学习!”
曹操看到这里,点了点头,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正是有了郭威的成全,才造就了柴荣这个五代第一明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