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大怨种宋钦宗赵桓(1 / 3)

加入书签

【他就是宋钦宗赵桓!

【赵桓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其短暂的统治期见证了北宋王朝的覆灭,他本人也成为华夏历史上一位着名的亡国之君。

“说实话,宋钦宗有点冤枉。”

“遇到这么一个不靠谱的老爹,临时把皇位甩给自己,换做是谁都倒霉吧?”

明成祖朱棣摇了摇头,有些无语地说道。

金军都兵临城下了,赵桓才继承皇位,这不是纯纯搞人心态吗?

这换大部分皇帝过来,都怕是很难改变局面。

这需要铁血手腕的帝王,才能镇得住场子,才能压制住手底下那一帮投降派、逃跑派的奸臣小人。

【赵桓于1100年出生,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母亲是显恭皇后王氏,他于1115年被立为皇太子。

【史书记载他性格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犹豫不决。

【在作为太子期间,他并未表现出突出的政治或军事才能。

【宋徽宗在位期间,北宋朝政腐败,军备松弛。

【金朝在北方崛起,不断南侵。

【1125年底,金军兵分两路大举南下,直逼都城汴京。

【面对亡国危机,宋徽宗惊慌失措,不愿承担责任,仓促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改次年为靖康元年。

“这个也是典型的操作啊!”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差点没绷住。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许多昏君不想当亡国之君背负骂名,选择传位给太子。

这也算是“父慈子孝”

的经典案例了。

【赵桓即位后,一度启用李纲等主战派大臣,组织京城军民防御,成功击退了金军的第一次进攻。

【然而,赵桓本质上是怯懦的,他更倾向于通过割地、赔款来换取和平。

【因此,他罢免了主战的李纲,试图与金人议和。

【当金军暂时北撤后,他未能采纳种师道等将领的建议,趁势追击或加强黄河防线,反而解散了各地前来救援的勤王军队,给了金军喘息和再次集结的机会。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军第二次南下,迅包围汴京。

【此时城内防务空虚,赵桓竟相信道士郭京的“六甲神兵”

能退敌,结果导致外城迅被攻破。

【城破后,赵桓亲自前往金营求和,结果被扣留。

【随后,金人肆意搜刮城内财物、妇女,北宋王朝尊严扫地。

【靖康二年三月,金人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建立“伪楚”

政权。

【四月,金军俘虏了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几乎所有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北上,并将汴京城内府库积蓄劫掠一空。

【这一事件史称“靖康之变”

或“靖康之耻”

,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愚蠢!

懦弱!

优柔寡断!”

宋太祖赵匡胤气得浑身直哆嗦,咬牙切齿地骂道。

赵佶、赵桓、赵构,这三个人不愧是父子。

他们都是自私懦弱之人,遇到问题只想着逃避!

有这样的皇帝,大宋不亡国才奇怪了!

【赵桓人生的最后三十四年,是在金朝的囚禁下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