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懦弱无能宋光宗赵惇(1 / 3)

加入书签

【总的来说,赵构是一位极其现实、精于算计的政治家,而非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君主。

【他的所有决策,要考量都是个人皇位的绝对安全,而非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最大化。

【他保全了南宋的半壁江山,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道德和战略代价,给南宋的历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此,历史给予他一个毁誉参半、但批评远多于赞扬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

【宋高宗赵构盘点完毕,我们接着盘点下一位宋朝昏君!

“怎么还有昏君?”

宋太祖赵匡胤顿时坐不住了,心中震怒不已地说道。

光是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这三个人已经让他快要崩溃了。

后面居然还有高手?

【他就是宋光宗赵惇!

【赵惇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统治期虽然短暂,但却是南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其一生充满了个人悲剧与政治动荡,最终以被废黜的结局告终。

“不孝,乃是最大的过错。”

“赵惇被评为昏君,合情合理。”

孔子看到这里,摇了摇头说道。

他想起来之前天幕说的,宋孝宗赵昚被儿子和儿媳欺负的事情。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这点都做不到,那就不用再谈其他的了。

【赵惇是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因嫡长子庄文太子赵愭早逝,他作为次嫡子被立为皇太子。

【在太子位上,他表现得勤勉好学,对父亲宋孝宗也十分恭敬,赢得了朝野的好感。

【宋孝宗对中兴南宋抱有壮志,也曾对赵惇寄予厚望。

【然而,赵惇的性格中存在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弱点。

【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太子妃李凤娘,生性妒悍、野心勃勃,且与宦官们关系密切,这为后来的政治混乱埋下了伏笔。

“哼!”

“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

宋孝宗赵昚冷哼一声,余怒未消地说道。

就在刚刚,他已经废除了赵惇的太子之位,连同太子妃李凤娘一起贬为庶人。

可惜他四个子嗣,其余三个均已早逝,只剩下赵惇这一个独苗。

不过无所谓,他大不了从宗室中再挑选一位出色的少年,来继承这大宋的江山!

【1189年,宋孝宗效法宋高宗,将皇位禅让给赵惇,自己退居重华宫成为太上皇。

【赵惇即位,次年改元“绍熙”

【登基初期,赵惇有意延续父亲的改革政策,如减免赋税、任用主战派人士,显示出一些振作的迹象。

【退位的宋孝宗仍居住在重华宫,但赵惇在李凤娘和宦官的挑拨下,开始怀疑父亲有废立之意。

【皇后李凤娘不断离间父子感情,加剧了赵惇的猜忌,赵惇从此拒绝前往重华宫朝见宋孝宗。

【这一行为在极其重视“孝道”

的封建社会是严重的失德。

【文武百官屡次劝谏、哭求,甚至以辞官相逼,但赵惇始终回避,导致朝政几乎停摆,史称“过宫事件”

【李凤娘利用赵惇的懦弱和对她的恐惧,大肆干预朝政,罢黜忠良,提拔外戚亲信。

【她甚至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