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草书之祖张芝(1 / 3)
【张芝,字伯英,东汉末年着名的书法家,凉州酒泉郡渊泉县(甘肃瓜州县)人。
】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尤其以草书闻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
】
“三个草圣了,后世之人也是有意思!”
秦始皇嬴政笑了,拿手点了点天幕。
就像之前盘点千古一帝,都能出现三个。
而十大书法家,天幕都能盘点出十一个人。
对此,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能说天幕调皮。
【张芝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不为生计愁、专心研习书法的物质基础。
】
【他父亲张奂是东汉名将,官至度辽将军、大司农,文武双全,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很有学识,威震边疆。
】
【弟弟张昶也是着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当时被称为“亚圣”
,意思是仅次于其兄张芝,这足以见得张氏家族的书法基因。
】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张芝自幼就能接触到经典典籍和上层文化,但他却选择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
【与当时许多文人追求“学而优则仕”
不同,朝廷曾多次征召张芝出来做官,但他均“高尚不仕”
,坚决拒绝了。
】
【他将所有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书法艺术中,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艺术极致的纯粹追求。
】
【传说张芝为了练习书法,在家门口的一个池塘边每天磨墨、挥毫、洗笔。
】
【长年累月,日复一日,他竟然把一池清水都染成了黑色。
】
【这就是成语“临池学书”
和“池水尽墨”
的由来。
】
【它揭示了张芝“草圣”
美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付出。
】
【他的艺术成就并非仅靠天赋,更是建立在乎常人的努力之上。
】
【史载张芝对待书法极其认真,他每次提笔写字,都必定是心境平和、神态庄重。
】
【他书写时使用的绢帛,总是先将其染成淡黑色,称为“潢”
,然后再在上面作书,这样显得更加古雅。
】
【他对书写材料都如此讲究,可见其对艺术创作的虔诚态度。
】
“至勤至诚,这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有所成就!”
孔子看到这里,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弟子们说道。
他认为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先要的就是态度端正。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偷懒耍滑的那种人,他是很看不上眼的。
【在张芝之前,流行的草书是“章草”
,还保留着明显的隶书笔意,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
】
【张芝在章草的基础上,大胆革新,省减点画波磔,创造了笔势连绵不断、气脉通畅的“一笔书”
,即后世所称的“今草”
。
】
【他的草书上下牵连,如行云流水,将书法的节奏感和抒情性推向了新的高峰。
】
【他的草书达到了“精熟神妙,冠绝古今”
的境界,被后世公认为草书艺术的最高峰,因此被尊为“草圣”
。
】
【王羲之极度推崇他,认为汉魏书坛,钟繇和张芝是最优秀的,而自己的草书还比不上张芝。
】
【唐代的张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