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台上露锋芒(3 / 3)

加入书签

含量,分明是商代的特征,却硬套了春秋时期的纹饰和器型,就像给汉代的陶罐扣了个唐代的盖子,怎么看都别扭,这就叫做时代错配。”

    人群中响起一阵恍然大悟的议论声。

    有位白须老者收藏家摸着胡子点头。

    “没错!我早年在博物馆见过类似的青铜鼎,那铅锈的质感和这尊完全不同,萧老板这一说,我倒想起当时专家提过‘铅含量断代法’。”

    “还有更明显的。”

    萧砚放下青铜鼎,随后示意工作人员拿出相机,拍了数张高清的照片。

    接着他又让工作人员把照片传到电脑投屏到了聚砚阁一楼的大屏上,随后萧砚走至电脑旁边,把那几张高清的图片放大。

    当图片放大后,他才继续道:“你们看看这鼎上面的气孔,古代范铸工艺难免有缺陷,那些气孔、缩孔分布毫无规律,就像天上不可捉摸的云。”

    “现代仿品为了逼真,会刻意造假,这尊鼎的气孔太刻意了,它几乎是沿着纹饰均匀分布的,一看就是人为做出来的。”

    当萧砚利用这种方法把青铜鼎气孔呈现出来后,很多鉴宝师都愣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用拍高清照片再把照片放大的方式来观察宝贝。

    这样可比用放大镜看效果还要好!

    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这样做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大家在萧砚说完之后,纷纷拍掌叫好。

    那名青铜鼎的主人,也就是那位中年人,他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破灭了。

    他本来还准备事后找另外的专家复核,但是在萧砚的“铁证”与专业之下,哪里还需要什么复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