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党参食疗养生宝典:(2 / 6)
皮土黄色或灰棕色(白条党呈黄白色)。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菊花心”),中心有时有浅黄色圆心。
质地:干燥、坚实、柔韧不易折断。无霉变、虫蛀、焦黑。
闻:具有党参特有的清香气(类似奶香或土腥气),无异味、酸味、霉味。
尝:口嚼少量,味甜(潞党、纹党甜味浓郁)、无苦味、麻舌感,渣滓少者为佳。硫磺熏过的可能有酸味或刺喉感。
3.炮制品选择:
生党参:洗净晒干切片。偏于生津养血。日常煲汤泡茶多用此。
炒党参:麸皮炒制。健脾止泻作用增强,更适合脾虚便溏者。
蜜炙党参:蜂蜜炙制。润肺止咳作用增强,更适用于肺虚久咳者。口感也更香甜。
食疗建议:生党参和蜜炙党参最常用。生党普适性强;蜜炙党口感风味更好,尤其适合汤羹糖水。
三、用党参:融入三餐,滋养身心(核心:实用食谱)
原则: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每次用量一般10-30克。一周2-3次为宜,不必天天吃。结合自身体质和季节调整。
(一)温润汤羹篇:滋养脾胃,润泽身心
1.经典基石:党参黄芪鸡汤(健脾益肺,提升正气)
材料(3-4人份):党参20克,黄芪15克,老母鸡半只(或鸡骨架1副+鸡腿2个),生姜5片,红枣5-8颗(去核),枸杞一小把(约10克),清水适量(约2.5升)。
做法:
1.鸡块焯水洗净,去除血沫。党参、黄芪稍冲洗(勿久泡)。
2.所有材料(除枸杞外)放入砂锅/炖盅,加足量冷水。
3.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最小火慢炖2-2.5小时。或用电子炖盅隔水炖3-4小时。
4.出锅前15分钟加入枸杞和适量盐(盐最后放,避免肉质变柴)。
养生点睛:
黄芪+党参:*经典补气搭档,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适合易感冒、乏力者。
老母鸡:性温,补虚劳,滋养气血。
红枣、枸杞:养血安神,调和味道。
关键在“慢炖”:小火慢炖才能充分释放药材精华,汤色清澈不浊,味道醇厚甘甜。
适合人群:气虚乏力、易感冒、产后术后体虚、面色无华者。秋冬进补佳品。
2.家常之选:党参红枣排骨汤(健脾养血,温和滋补)
材料(3-4人份):党参15克,红枣8-10颗(去核),猪肋排500克,生姜3片,枸杞10克,清水适量(约2升)。
做法:
1.排骨冷水下锅焯水,洗净沥干。
2.党参稍冲洗,红枣去核(不易上火)。
3.排骨、党参、红枣、姜片放入锅中,加足量水。
4.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小时。
5.加入枸杞再炖10-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养生点睛:
排骨: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质,性质平和,易于吸收。
红枣+党参: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汤比鸡汤更平和,几乎全家老少皆宜(湿热重时暂停)。
去核红枣:减轻燥性,更温和。
适合人群:日常保健,气血不足,睡眠不佳,学生、上班族疲劳恢复。
3.滋阴润燥:党参玉竹沙参瘦肉汤(气阴双补,秋燥克星)
材料(3-4人份):党参15克,玉竹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猪瘦肉300克(切块),无花果干3-4个(可选增甜),生姜2片,清水适量(约2升)。
做法:
1.瘦肉焯水洗净。药材稍冲洗。
2.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