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抉择的时刻(2 / 2)
哲学思辨,扩展到具体的技术领域:如何利用大唐书籍中记载的“代田法”提高尼罗河三角洲的粮食产量?如何借鉴大唐的医疗方剂治疗当地常见的疾病?那些简洁的天竺数字,更是成为沙龙里计算、记录的最佳工具。知识,在这里褪去了神秘和异端的外衣,显露出其最本质的、能够创造实际价值的魅力。刘仁轨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下令搜集更多涉及农业、医药、水利等实用技术的大唐典籍,组织人力加紧翻译。他意识到,比起虚无缥缈的哲学辩论,这些能改善生活的具体知识,才是打开当地民心的最好钥匙。
就在各方势力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做出抉择、应对挑战之时,一道如同惊雷般的消息,由八百里加急从岭南道广州港,直送长安紫宸殿!
失踪近两年的勘探船队主舰“乘风号”,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绕行了小半个印度洋后,终于成功返回大唐!与他们一同抵达的,不仅仅是那几块作为样本的天然金粒,还有整整一船舱经过初步淘洗、黄澄澄的金砂!更令人震撼的是,指挥使张谦带回了确凿的证据和详细的航海日志,证明他们发现的那片“黄金之地”,黄金储量极其丰富,且易于开采!随船带回的,还有几名自愿跟随前来、见识大唐风采的当地部落向导。
“陛下!黄金!无尽的黄金啊!”张谦跪在殿中,因为激动而声音颤抖,“那片土地,河流中闪烁着金光,土着用简陋的木盘便能淘出金砂!若能占据一二据点,建立工坊,帝国将拥有点石成金之能!”
消息如同野火般瞬间传遍朝堂,所有大臣都为之震动,先前关于是否大力开发黄金之地的争论,在如此确凿的证据和巨大的诱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帝国的海洋战略,即将因为这来自海外的惊雷,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维京人在东西方之间徘徊,波斯女王为财政孤注一掷,太子的新学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地中海的沙龙悄然改变着知识的传播方式,而海外惊雷般的黄金消息,则预示着帝国扩张的方向,将无可阻挡地投向那蔚蓝色的、充满无限可能与危险的海洋。一个全新的时代,正伴随着黄金的光芒,向大唐招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