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于永斌的热情与盘算(3 / 3)
土坡面。一条勉强能容一辆卡车通行的土路,蜿蜒着通向岗地边上。
“金队长,江老弟,看!就是这片岗子!”于永斌停下车,指着前方,“这一片,从这头到那头,有三十亩荒地。土源绝对充足!你们要的那一万五千方,连个角都挖不掉!”
再往东看,只见广袤平坦的绿色麦海之上,突兀地隆起三四个较大的被绿色覆盖的土台。它们彼此独立,又遥遥相望,如同大地胸膛上鼓起的几个敦实的拳头。土台呈不规则的覆斗状,坡度平缓,顶上平坦,面积都不小。土台表面覆盖着野草和低矮灌木,还有一些高大野生的杂树树歪歪斜斜地生长在土台顶部和边坡上,枝干虬结,在春风里舒展着新叶。这些巨大的土台在周围一马平川的麦田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醒目,带着一种古老而沉默的力量感。
“就是这些大土台!”于永斌语气带着点自豪,仿佛在展示自家的宝贝,“最大的那个,村里都叫它‘老鸹台’,顶上能跑马!还有旁边那两个,一个叫‘擂鼓台’,一个叫‘储粮台’,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名字,听着就带劲!”
面包车离开机耕路,沿着一条更窄的、被拖拉机轮胎压出两道深深辙印的土路,小心地驶向那几个大土台。车轮碾过坚硬的泥土和嫩绿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声响。惊起了土台边坡灌木丛里几只灰扑扑的野鹌鹑,扑棱棱地飞向远处。远处麦田里,有几个戴着草帽的村民直起腰,好奇地朝这辆面包车张望。
于永斌把车停在“老鸹台”草松软而富有弹性。老金扫视周围,发现一个裸露着黄土的小土坑,他立刻走上前蹲下身,用身上的钥匙把坑壁上的土戳松后,抓起一把在掌心细细捻开、揉搓。土色黄褐,细腻,粘性适中。
“嗯,是路基好土!粘性够,沙性也有,压实了肯定板结!”老金经验老道地点评着,把土递给江春生,“小江,你看看。”
江春生接过,也仔细捻磨观察,又用指甲掐了掐,点点头:“是,符合设计的土质要求。塑性指数目测也合适。”他抬头看向眼前巨大的土台,“这一大堆……挖个几万方绝对没问题。”
“我就说嘛!”于永斌得意地笑了,在一旁笑着补充:“这还只是‘老鸹台’一个的量呢!旁边那两个小点的,土质也差不多!岗子地那边,待会儿带你们去看。别说首期的三公里,后期需要的土方都可以来我们这里取。”
老金背着手,沿着土台与麦田交界的底部慢慢踱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地形和进出道路。他指着一条连接机耕路和土台的、被牛车和拖拉机压得坑坑洼洼的土路:“这条路,稍微平整拓宽一下,铺点砖渣垫垫,拉石灰进来和灰土出去的‘东风’、‘解放’大翻斗就能直接开上来。”他的语气里透出满意,
抬头看向于永斌,“于村长,这土场位置确实不错!离207国道近,进出也还算方便,数量也完全足够!”
就在这时,岗地下方那条土路上,远远走来两个扛着锄头的村民。他们好奇地看着停在岗子上的面包车和三个穿着不像村里人的身影。其中一个眼尖的,认出了于永斌,大声喊道:“哟!于村长!带领导来视察俺们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啦?”
于永斌扬声回应:“老李头!瞎咧咧啥!这是207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的领导,来看土场的!一但看中了,就能给咱村带来好事呢!”
那两个村民一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们并没有驻足观望,而是在小声的交谈中渐行渐远。
江春生注意到村民的反应,低声对于永斌说:“于总,村民好像还挺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