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辽东军工(1 / 2)

加入书签

本溪军镇的初雪还未化尽,吴权踩着泥泞的煤渣路走进校场时,三千名正在操练的士卒齐齐顿戟高呼,声浪震得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徐晃跟在身后,指着阵列最前方的重甲枪兵道:"

按主公的法子,铁甲内衬三层熟牛皮,三十步内硬弩都射不穿。

"

吴权拾起地上一柄训练用的木枪,指尖摩挲着枪杆上螺旋状纹路——这是童飞根据百鸟朝凤枪改良的"

绞龙劲"

,能让新兵更快掌握力技巧。

远处靶场上,太史慈正指导弓手使用新制的滑轮弩,三棱箭簇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

"

西凉兵擅骑射,黑山兵长于山地战。

"

吴权将木枪掷回兵器架,"

把各部精锐混编成三营——重甲陷阵营由公明统领,疾风骑营交给子义,山地先登营让鞠义操练。

"

正说着,典韦突然从煤堆后转出来,黑脸上沾着煤灰:"

主公!

那蜂窝煤真神了,一块能烧两个时辰!

"

这莽汉手里捧着个铁皮炉子,炉膛里蓝汪汪的火苗窜得老高。

铁矿区的景象更令人振奋。

二十座改良后的竖炉冒着滚滚浓烟,牛皮囊制成的鼓风机"

呼哧呼哧"

将空气压入炉膛。

匠人们喊着号子抬起坩埚,通红的铁水浇进模具时,溅起的火星像极了吴权前世见过的钢花。

"

按主公教的油淬法,刀剑韧性增了三成。

"

老铁匠王锤举起新打的环刀,一刀劈断三扎草席,"

就是豆油耗费太大"

"

改用鱼油。

"

吴权从袖中取出张绢图,"

这是唐代陌刀的样式,刀背加厚半寸,刃口用合金钢。

"

他手指点向矿区东北角新建的作坊,"

铜矿炼出的青铜与熟铁合锻,做出来的甲片比纯铁轻三成,防御却更强。

"

硝矿的现最是意外之喜。

当吴权在边境巡查时,现高丽商人偷偷贩卖的"

雪盐"

遇火即爆。

他当即派徐晃带兵封锁整座山谷,又让吴恒找来炼丹术士——这些方士虽然炼不出长生药,提纯硝石却是拿手好戏。

腊月祭灶那天,襄平城外的试验场戒备森严。

童飞带着十名亲兵推出个古怪的铁筒,筒身缠满浸过鱼油的麻绳。

当火把凑近引线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

轰!

"

三十步外的土墙应声崩塌,飞溅的碎石中夹杂着铁片尖锐的呼啸。

硝烟散去后,吴权从掩体后站起,掸了掸衣袍上的尘土:"

射程还是太近,得把竹制加强箍换成铜环"

管宁脸色煞白地抓住他衣袖:"

明公,此物有伤天和啊!

"

"

幼安先生。

"

吴权望向西南方雒阳的方向,"

董卓的西凉铁骑已过虎牢关,袁绍在渤海磨刀霍霍——这乱世里,慈悲才是最大的奢侈。

"

暮色中,试验场陆续亮起火把。

新打造的铠甲在火光中泛着青铜特有的青金色,改良过的马鞍让骑兵能在马上开弩,而堆满仓库的蜂窝煤,正让辽东的寒冬不再难熬。

吴权摩挲着腰间的合金佩剑,忽然想起临行前童飞说的话:"

百鸟朝凤枪第七式凤翔九天,还差最后三处变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