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五路进兵(2 / 2)
出兵,他们又怎会愿意用徐州广陵郡来交换?”
广陵郡是江东插入北汉的一颗钉子,北汉国一直欲收回而后快,而南阳郡则属于中原腹地,沃野千里,价值更大,但目前还属蜀国,如何交换?
司马懿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看向吴权。
果然,吴权若有所思地接过了话头,他的穿越者视角让他对孙权的心理和东吴的战略取向有更深的把握:“司马爱卿此计,深得纵横之妙。
邴相所虑,确有道理。
但以朕对孙权的了解,相比起淮河前线的广陵郡,南阳郡的富庶沃土,对其或许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若能全据荆州,巩固长江防线,对其霸业之诱惑,远一个江北的广陵。
但是,”
吴权也强调了一个关键前提,“这一切的前提是,吴国自身是否有能力,趁此机会一举攻下南郡和武陵郡。
若其自觉力有未逮,或担心我军灭蜀后反悔,此计便难成。”
这时,郭嘉已经完全明白了司马懿的整体构思,他脸上露出叹服的神情,击掌称赞道:“妙啊!
陛下!
司马议郎此‘五路进兵’之策,实乃奇谋!
五路齐,声势浩大,看似全面进攻,实则虚实结合,借力打力!
真正需我国投入主力、消耗巨大的,仅张辽、白善两路主攻汉中之军。
张绣一路攻南阳,是扰敌后方;石国与宋宪联军是虚张声势;说吴攻荆,更是驱虎吞狼,将吴国也拖入战局,令蜀国四面受敌!
如此,确如司马议郎所言,无需国内再大举增兵,却能最大限度地牵制、削弱蜀国,使我主攻汉中之路,胜算大增!
奉孝佩服!”
郭嘉虽然好胜,但对真正高的谋略从不吝啬赞赏。
吴权见核心谋士郭嘉也如此肯定,心中再无犹豫,顿觉豁然开朗。
司马懿这一策,几乎完美地回答了沮授“精而不取多”
、“见好就收”
的模糊建议,也部分缓解了邴原、盖勋关于国力消耗的担忧。
“好!”
吴权霍然起身,脸上露出决断之色,“便依司马爱卿之策!
拟旨!”
他目光锐利,语加快,展现出高效的决策能力:“即刻传旨凉州都督张辽、东路统帅白善、豫州张绣、石国宋宪,依司马懿所献方略,四路并进,择日对蜀起攻势!”
“另,”
他看向一旁负责文书的中书舍人,“擢升建议郎司马懿为兵部郎中,参赞军机。”
最后,他目光落在一位以文采和辩才着称的大臣身上:“命礼部尚书陈琳,为朕特使,携国书重礼,即日启程,出使吴国!
务必要说动孙权,与我相约,共击蜀国,取其荆西之地!”
一道道命令从这间小小的暖阁中出,一场基于宏大战略构思的多路进攻,即将拉开序幕。
而献出这关键一策的司马懿,虽然只是从建议郎升为兵部郎中,却已然一步踏入了北汉王朝最核心的决策圈层,开始了他真正的崛起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