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约攻上庸(2 / 3)
一战。”
张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奉孝所言,确有道理。
只是……若完全不回应白善,只怕寒了友军之心,于陛下面前也不好交代。”
“非是不回应,”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我们可以派兵,但不能主力尽出。
可派一员猛将,率领一支精锐,南下攻击上庸关,与白善将军形成夹击之势。
此举,一则可牵制上庸守军,助白善将军一臂之力;二则也向白善将军和陛下表明了我南阳的态度,并非坐视不理;三则,我军主力仍在,可保南阳无虞……”
“派一员猛将……”
张绣沉吟着,目光在脑海中掠过麾下诸将的身影,“派谁去?带多少兵马合适?”
“兵力不宜过多,否则影响我军主力行动,也容易引起陆逊的猜忌。”
郭嘉显然早已深思熟虑,“一万精兵足矣。
但必须是真正的精锐,要能打硬仗,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至于领兵之人……”
郭嘉顿了顿,目光投向厅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重重宅院,看到军营中那位雄壮的身影:“典韦将军可当此任。”
“典韦?”
张绣微微一愣。
典韦勇猛冠绝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确是最佳人选。
但他毕竟是陛下的近卫猛将,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陛下的意志,驻守南阳的任务更多的是保护军师安全……
“正是典韦将军。”
郭嘉肯定地说,“典将军所率近卫军,乃百战精锐,战力强悍。
以其雷霆之威,从南面攻击上庸关,必能给刘封造成巨大压力,使其尾不能相顾。
此为上庸战事添加的绝佳助力。
同时,典将军身份特殊,由他领兵前往,也足以显示我们对汉中战事的重视。”
张绣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飞权衡着利弊。
郭嘉的方案,确实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所能想到的最具可行性的策略了。
既能回应汉中求援,又不耽误与东吴联合图谋襄阳的大事,还能确保南阳基本盘的安全。
他停下脚步,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奉孝之策,老成谋国!
就依此计而行!”
他扬声对外面吩咐道:“来人!
请典韦将军来府中议事!”
命令传下,寂静的将军府立刻有了动静。
亲兵领命而去,脚步声在回廊中渐行渐远。
张绣坐回位置,看着对面气定神闲的郭嘉,心中稍安,但仍有疑虑:“奉孝,与东吴联合之事,陆逊那边……真有把握?此人深得孙权信任,智略深远,恐怕不易说动。”
郭嘉轻轻咳嗽了两声,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他端起旁边的温水喝了一口,才缓缓道:“陆逊新败,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其在东吴的地位。
攻打襄阳,是顺理成章之事。
单凭东吴之力,难以下襄阳,他同样需要我们的力量。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以陆逊之智,不会看不明白。”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沉重而稳健的脚步声,如同战鼓敲击在地面上。
紧接着,一个如同铁塔般雄壮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几乎挡住了整个门框的光线。
来人正是典韦,他身披常服,未着甲胄,但那股沙场宿将的凛冽气势已然扑面而来。
“将军,军师,寻我何事?”
典韦的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他向张绣和郭嘉简单抱拳行礼。
“典将军请坐。”
张绣示意他坐下,然后将白善的求援信和刚才与郭嘉商议的策略,简明扼要地告知了典韦。
典韦认真听着,浓密的眉毛微微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