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兄弟受困(1 / 2)

加入书签

北汉大营中,司马懿看着工匠们依照抢夺来的木牛流马仿制出的成品,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这些仿制的木牛流马虽然略显粗糙,但基本结构已然具备,若能成功用于运粮,必将大大缓解己方的后勤压力。

“诸葛孔明能造之物,我司马懿亦能用之!”

他志得意满,决定立即投入实战检验。

为确保万一,他并未派遣大队人马,而是将这个相对安全(在他看来)的初次运输任务,交给了年仅十四岁、亟需历练的次子司马昭。

“子上(司马昭字),”

司马懿看着眼前少年老成的儿子,吩咐道,“命你率领一队军士,押运这批新造的木牛流马,前往司州转运粮草归来。

此乃我军要务,沿途需小心谨慎,去回。”

“孩儿领命!

定不负父亲重托!”

司马昭初次独当一面,心中既兴奋又紧张,郑重地接下了令箭。

然而,司马懿和司马昭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只仿造了木牛流马的形,却未能窥破其最核心的机关奥秘——那控制其行动与静止的巧妙机关。

数日后,司马昭押运着满载粮草的木牛流马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至地形险要的葫芦谷。

山谷幽深,两侧山林寂静,唯有木牛流马行进时出的“嘎吱”

声和士兵的脚步声在谷中回荡。

突然,谷口一声炮响,伏兵四起!

左边张苞,挺着丈八蛇矛,如同猛虎下山;右边关兴,挥动青龙偃月刀,好似蛟龙出海。

两支蜀军精锐如同铁钳般从谷口两侧杀出,瞬间截断了司马昭队伍的退路!

“小娃娃!

留下粮草,饶你不死!”

张苞声若巨雷,当先冲杀过来。

司马昭虽惊不乱,他年纪虽小,却已习得一身武艺,颇有胆色。

他立刻拔出佩剑,指挥麾下士兵结阵迎敌,自己则挥剑迎向张苞!

“铛!”

剑矛相交,火星四溅!

司马昭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手臂酸麻,心中骇然:“这张苞好大的力气!”

他自知力不能敌,立刻施展灵巧的剑法,与张苞周旋。

另一边,关兴也率军猛冲,北汉运粮队多是步兵,且要分心保护粮草,顿时被杀得节节败退,形势危急。

混乱之中,张苞、关兴的目标明确——抢夺木牛流马和粮草。

他们早已从丞相那里知晓了操纵之法。

只见张苞在激战间隙,看准一架木牛,伸手猛地一拉牛鼻子上的那个不起眼的拉环!

神奇的一幕生了!

那原本还在靠惯性微微前行的木牛,仿佛瞬间被抽走了灵魂一般,四蹄(或轮)牢牢锁死,纹丝不动地定在了原地!

关兴如法炮制,迅制住了几架流马。

司马昭见状,目瞪口呆!

他完全不明白为何这些木制的牛马会突然“僵住”

,无论士兵如何驱赶、拉扯,都岿然不动!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北汉军更加慌乱。

“儿郎们!

抢粮!”

张苞、关兴见机关奏效,大喜过望,指挥士兵奋力抢夺那些被定住的木牛流马和粮袋。

司马昭奋力抵挡,但双拳难敌四手,眼看部下死伤惨重,粮草即将不保,他只得咬牙下令:“撤!

向上方谷方向撤退!”

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司马昭带着残兵败将,舍弃了大部分粮草和动弹不得的木牛流马,狼狈地向不远处的上方谷溃退。

上方谷内,驻守于此的司马师听闻弟弟运粮队遇袭,大惊失色,立刻点起兵马,冲出谷来接应。

正遇上败退下来的司马昭,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