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解构、重构》(2 / 2)
新的可能性。正如汪曾祺所说\"方言是文学的盐\",树科在此证明:方言亦可成为诗学的酵母。
在结构上,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古典章法,却又以现代诗的自由句式呈现。这种形式选择颇具深意:既是对《诗经》重章叠句传统的致敬,亦是对现代性碎片化的超越。当传统形式与现代内容在方言中达成和解,便实现了德里达所谓的\"解构与重建的辩证运动\"。
四、余论:在解构与重构之间
《靓嘅哲学》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美学场域。诗人以\"靓\"为镜,照见存在之真;以方言为舟,渡向哲学之岸。这种创作实践启示我们:真正的诗学突破,不在于语言的新奇实验,而在于对存在本质的持续叩问。
当我们在月光下重读\"冇走光,噈梗靓\",恍然惊觉这不仅是市井俚语,更是存在主义的箴言。树科以其独特的诗学智慧,在解构与重构之间,为汉语诗歌开辟了一条通向生命本真的幽径。这条路径或许泥泞,却通向真正的\"满嘅靓\"——那是语言与存在达成和解的澄明之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