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跟美国人价格谈妥了(1 / 2)
很快,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便在太原八路军给安排的招待所里面收到了老将出的电报。
他留意到,老将果断应允了采购需求,只是清单上除了日本军队的主力装备三八式步枪和92式重机枪,竟还有歪把子轻机枪。
只是谢伟思对这歪把子这种垃圾轻机枪毫无兴趣,他可是知道部队一心只想要日本最新型的96式轻机枪。
实际上,他们连92式重机枪都不想要,只是无奈自己的2重机枪因为日本海军对菲律宾根本运不过来。
即便是运来了,对于身材不算高大的菲律宾人而言,2重机枪也太过沉重。
谢伟思很清楚,美军使用的2重机枪口径是127毫米的,可是重量足足有77公斤。
日本的92式重机枪虽说在同等口径下也不轻,但555公斤的重量相比2的77公斤,还是轻了不少,这也是他们虽不情愿却不得不接受92式重机枪的原因。
对于八路军开出的价格,谢伟思没做任何还价便直接同意了。
因为八路军给出的三八式步枪6o美元、九九式步枪7o美元、96式轻机枪42o美元、九九式轻机枪55o美元、92式重机枪9oo美元的价格,确实不算贵,至于日本人装备最多的92式步兵炮八路军则开出美元一门。
他知道,日本军队采购三八式步枪、96式轻机枪、92式重机枪这三种武器的价格分别是5o美元、3oo美元、71o美元,92式步兵炮日本人的生产成本也接近8ooo美元一门了,至于九九式步枪和九九式轻机枪价格他还不是很了解,但是肯定要比老实的贵一些。
如此对比下来,八路军的要价还算公道,只是八路军要求用黄金支付让他有一点不爽,但是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然而,谢伟思并不清楚,提供给他们的武器中,一部分是八路军缴获后当作储备武器存放在仓库中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八路军用一些不值钱的盘尼西林从第四师团换来的。
还他妈的是兽用的。
其实在二战期间,武器价格居高不下,其根源深深植根于兵工厂有限的产能。
从火炮到枪械,各类武器生产都面临人力、技术、资源的多重制约,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升,成本不断攀升。
在火炮生产领域,不同国家、不同规模的炮厂产能存在显着差异,但普遍面临生产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
以美国为例,大型综合性炮厂如伯利恒钢铁公司下属的火炮制造厂,拥有近万名员工,涵盖机械工程师、铸造工人、装配工、质检人员等多个工种。
在设备完备、原材料充足的理想状态下,该厂每月可生产75毫米口径的1a1型轻型榴弹炮约3oo-4oo门。
这类火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结构相对简单,但即便如此,从原材料熔炼、零部件加工到整炮组装调试,仍需经过数十道工序。
而155毫米口径的1型重型榴弹炮,由于炮管更长、炮身更重、结构更为复杂,生产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同样规模的炮厂,每月仅能产出6o-8o门。
在生产过程中,仅炮管的锻造就需要特殊的合金钢,且需经过多次热处理和精密加工,以确保其强度和射击精度,这不仅耗费大量稀缺的金属资源,还占用了大量高端技术工人的工时。
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作为当时世界顶级的火炮生产企业,拥有约8ooo名员工,其生产的88毫米高射炮声名远扬。
即便如此,该炮厂每月生产88毫米高射炮的数量也仅在2oo-25o门左右。
更大型的21o毫米口径重型火炮,每月产量甚至不足2o门。
德国在战争后期,因原材料供应紧张、熟练工人被抽调到前线作战等问题,产能进一步下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