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林毅的报复十一(1 / 2)
歼-7的改进就是典型例子,最初因国内资金不足,项目进展缓慢,后来借助约旦的订单引入英国技术,既满足了出口需求,又推动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展。
这些出口装备上的改进,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技术“试水”
,在实战中验证成熟后,其技术成果会逐步应用到国内自用装备上,形成“出口反哺自用”
的良性循环。
两伊战争期间的武器出口,让国内军工企业获得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和资金支持,1987年国内军火出口额达到3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两伊订单。
这些资金反过来又投入到装备研中,加了“小步快跑”
政策的推进。
同时,通过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国内军工企业逐渐熟悉了现代武器装备的展趋势和客户需求,推动了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模式改革。
虽然出口武器性能过自用装备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现象,但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国内武器装备的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续的军工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林毅话锋一转,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所以我也知道,鱼1a和沉1型这种老型号,库存肯定不多。
毕竟部队早就在换装更先进的型号了,这些老装备要么封存在仓库里,要么就是等着拆解回炉。”
罗天行眉头微微舒展:“你明白就好。
那你客户那边……”
“我客户的宗旨就是量大管饱,只要便宜都可以商量。
不过那边的舰艇和射系统都是从国内买的的,太先进的型号未必兼容。”
林毅解释道,“他们要的是能快形成战斗力的装备,不是追求最尖端的技术。
再说了,水雷这东西,技术迭代再快,核心原理也差不离,沉1型的威力和布设方式,对付一些低烈度冲突足够了。”
罗天行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我这边想想办法,看看鱼雷和水雷还有哪些型号有库存。”
他抬眼看向林毅,眼里带着点探究:“不过说真的,你这客户到底是哪路神仙?又是鱼雷又是水雷的,听着像是要搞一场大规模海上防御。”
林毅笑了笑,没正面回答:“客户的具体用途我不便多问,我只负责按需求供货。
不过你放心,都是用于区域防御,没什么出格的。”
罗天行也不再追问,毕竟军火交易的规矩他懂。
他说道:“我先统计库存,有消息了给你回话。
先进型号的资料我也给你准备一份,让你客户参考参考。”
“那就多谢罗总了。”
林毅站起身,拎起公文包,“我这边也先回去跟客户沟通,等你消息。”
罗天行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走进电梯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林毅身上的谜团,真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转念一想,有生意上门总是好事,更何况林毅的单子向来利润丰厚,至于客户是谁,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电梯缓缓下降,林毅看着轿厢壁上自己的倒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要的不是那些鱼雷和水雷本身,而是借着这笔交易,从罗天行这里弄来的那些机密资料来执行他接下来的计划——毕竟,只有让林启华父子觉得“有利可图”
,那只精心准备的“饵”
,才能真正钓上鱼来。
林毅走出罗天行所在的兵器集团大门时,这个时候的阳光正烈,柏油路面蒸腾着热气。
他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指尖在方向盘上轻叩了两下,引擎出一声低鸣后汇入车流。
车窗外的街景飞倒退,他眉头微蹙,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离公司还有三个路口时,林毅腾出一只手摸出手机,拨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