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924章 谈判三9 924两章合一(1 / 4)

加入书签

二战时期,日本依托其岛国土着的海岸线分布,建成了一系列功能明确的军事港口,这些港口不仅是其海军力量部署的核心支点,更承担着战时物资运输的关键使命,且因朝向不同,在运输方向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分工。

西海岸港口多聚焦对朝鲜、中国东北的物资输送,东海岸港口以太平洋航线为主,而东南亚航线则因战略需求,东西海岸港口均有参与。

位于日本本州岛东京湾入口处东岸的横须贺港,北与横滨市相连,南接横须贺市东岸,凭借开阔的水域、稳定的水深与完善的停泊修船设施,成为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大本营”

,素有“东洋第一军港”

之称。

这里既是联合舰队的母港,也是大型舰艇建造与维修的核心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往太平洋运输物资的核心出地,从这里驶出的运输船,承载着武器装备、粮草补给等物资,奔赴马里亚纳、加罗林、塞班等太平洋战场关键区域,支撑着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军事行动。

同样坐落于本州岛的吴港,地处广岛县吴市,濒临濑户内海,自1886年“吴镇守府”

成立、19o3年海军兵工厂建成后,便迅崛起为重要军港。

其海军工厂是日本最早具备强大造舰与修舰能力的军工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保障日本南方“海上生命线”

的关键枢纽,前往东南亚的大量物资会在此集结装船,经东海、菲律宾海域运往东南亚各占领区,同时也承担着中途岛、瓜岛等太平洋战场方向的物资补给任务。

本州中西部日本海沿岸的舞鹤港,位于京都府舞鹤市,临若狭湾西部舞鹤湾,1889年被指定为第四海军区总部后,逐步展为兼具多重功能的军事港口。

太平洋战争时期,这里既是征兵与训练基地,也是后勤支援核心,同时设有特殊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站。

作为日本海方向的重要作战基地,它既承担着对苏警戒任务,也参与物资运输——经津轻海峡可进入太平洋,为太平洋航线补充物资,也能经东海驶向东南亚,此外还通过日本海航线参与部分区域的物资转运。

本州北端的大凑港,是日本北方的军事重镇,独特的区位使其成为针对千岛、桦太方向的核心基地。

在物资运输中,它主要聚焦太平洋北部航线,承载着前往阿留申、北美西海岸方向的物资输送任务,为日本在北方的军事存在提供后勤支撑。

九州岛西北岸的佐世保港,属长崎县,四周环山且有五岛列岛作为天然屏障,是难得的天然良港,也是二战时日本四大海军军港之一。

作为日本对亚洲大陆出兵的重要据点,其运输功能高度聚焦朝鲜与中国东北——往朝鲜半岛的釜山、元山,以及中国东北的大连、旅顺、青岛等港口的物资,大多在此装船,经对马海峡快抵达目的地,成为日本维系对大陆战场物资供应的关键枢纽。

九州长崎市的长崎港,是日本西南联合舰队的母港,这里设有三菱重工的海军造船厂,造船与军工配套能力雄厚。

其地理位置紧邻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使其在对朝、对中国东北的物资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军用与民用物资在此集结后运往大陆;

同时,借助西南海域的航线优势,它也参与东南亚方向的物资运输,成为连接大陆与南方战场的重要节点。

本州东南部兵库县府神户市的神户港,是日本重要的综合性港口,拥有川崎重工的海军造船厂,军工与航运基础扎实。

二战时期,神户港承担了多方向的物资运输任务,尤其在东南亚航线中表现突出,大量物资在此装船后经西南海域驶向东南亚,凭借完善的港口设施与便捷的内陆运输网络,成为日本战时物资流转的重要中转站。

这些分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