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事先安排好的剧本(3 / 5)
>是一艘大船,船上有水手八人。
刘承宗所携带的这三艘船实际上只有两艘装了货物,他所乘坐的这一艘船,并未承载货物。
到了此处,刘承宗并未出面,而是让刘五出面进行交割。
刘五出去之前,刘承宗曾说“见机行事,如遇不对,可丢弃货物,优先保人,损失刘家承担的起”
。
随后,刘承宗所乘坐小船在远处河岸边停靠,远远的观察。
很快双方就进行了交割,刘五先眼看货物,确认数量无误之后,命人将白银三千八百两交予郑老三,郑老三出具“收条”
,上书“今收银三千八百两,货清”
。
随后乌篷小船上的货物被搬到了“福顺号”
上,“福顺号”
也有一些货物搬到了乌篷小船之上。
到了戌时中,在双方交割完毕之后,刘家三艘乌篷船先行撤离。
等到六月二十日巳时,账房赵九至刘五处,收取“货银”
三千八百两。
刘五带人将货物秘密运到刘家的一处仓库,随后向刘承宗复命,刘承宗赏给刘五白银二十两,并且叮嘱“切勿向外人提及”
。
从这一次“走私”
的情况来看,周家就好像全程参与了。
而且这件事还有后续,在结案报告中,官府在六月二十一日,在长吉县境内将郑老三抓获,在“福顺号”
上面现了私盐、茶叶若干,此外还有许多丝绸,甚至还有部分铁器,甚至是腰刀。
总价值四千三百两。
而在刘家,后续搜出来许多西洋香料,其中胡椒一百二十斤,苏木八十斤,沉香二十斤,此外还有番银以及一些南洋丝织品。
在国朝初立之时,太祖皇帝就曾规定盐、茶等物品不能私自贩卖,这点前面其实已经讲过了盐了,同理茶是一样的。
没有官方放的“茶引”
,私自贩卖茶叶就可能构成私茶罪。
而军械更是严格管制的物品,至于交易西洋货物,同样是违法的。
太祖登基第二十六年,也就是在天下各衙门设置架阁库之后的第二年,太祖规定,禁止民间用番香、番货。
当时就提到,沿海的人,往往因为巨大利益,私自下诸番,贸易番货,甚至也有因为财帛动人而成为海盗的,于是命令礼部严禁此事。
又一年,朝廷进一步颁布了法令,禁止民间使用以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海外产品。
私自交易的,严重的流放充军。
也就是说,刘家从郑老三那里“买过来”
的香料、沉香等番香,是属于货真价实的违禁品。
而刘家向郑老三“出售”
的盐、茶、军械等物品,也是货真价实的违禁品。
至于番银,此时朝廷的银两含银量其实不是太稳定,一般在7o到95之间,而番银一般而言,含银量比较稳定,多在9o以上。
因此,在进行交易的时候,足量的番银都受大家的欢迎,也就是说番银成了一般等价物了。
而且番银不仅含银量高,而且制作规范,难以伪造,便于携带和转移,因此颇受商人们欢迎。
那都是国家行的货币,怎么成色不佳的钱币就不受欢迎呢?其核心是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严重不匹配。
一般的钱币都是合金钱币,例如一枚铜钱,八二的就是一枚不错的铜钱了,意思就是八成铜,两成其他金属。
那么大家在买卖之时,价值一枚铜币的货物,虽然铜只有八分,但是大家都觉得值。
可如果这枚铜币铜的含量只有五成呢,那么同样的一件货物,大家就会觉得不值,这样实际价值与名义上价值就不对等了,久而久之,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