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5章 再教学(1 / 3)

加入书签

    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满怀理想,渴望建功立业。

    如今,虽然舞台的中心不再属于自己,但能够亲眼见证并参与推动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汉东展开,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确保事业的接力棒平稳传递,这何尝不是一种价值的实现?

    决心已定,心境反而变得异常平和与明朗。

    周明光轻轻呼出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沉稳。

    他知道,在汉东,他接下来需要全力扮演好的角色,既不是掣肘者,也不是旁观者,而是 “坚定的支持者、可靠的配合者、以及关键时刻的补台者”。

    他要运用自己全部的经验和影响力,去扫清障碍,凝聚共识,确保陈朝阳描绘的这幅工业蓝图,能够真正在汉东大地上从纸面走向现实。

    想通了这一点,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并未减轻,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当他宣布散会时,他率先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支持与期许兼备的庄重神情,朝着陈朝阳的方向,率先鼓起了掌。

    这掌声,既是对本次会议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一个新的时代、以及对引领这个时代的新生力量的认可与托付。

    汉东军事学院,大讲堂

    学院大讲堂内座无虚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期待感。

    不仅在校的各级指挥员学员悉数到场,不少学院的教员、甚至一些高级领导也安静地坐在后排。

    陈朝阳近期在地方上掀起的波澜——从铁腕整顿大兴煤矿到提出那份系统性的工业发展构想,

    以及他在工业、农业领域都反复强调的“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十六字理念,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学院,引发了广泛的私下议论和思考。

    而今天,再次返回军事讲台,悬挂的课题赫然又是这熟悉的十六个字——“军民融合,协同发展”!

    这无疑在学院内投下了一颗引人瞩目的石子。

    大家都迫切地想听听,陈朝阳这次不再谈如何用军队的标准改造工厂,也不再讲如何用军队的纪律组织农业生产,而是要回归军事本体,

    阐释这套理论在军队自身建设和战斗力生成中,究竟该如何理解和应用。

    汉东军事学院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性,尤其像陈朝阳这样级别和经历的领导授课,并非每日按部就班的常规课程。

    他的教学更像是一场周期性、高浓度的思想启迪与战略研讨的开启仪式。

    通常是以如此规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