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星光下的皮甲与布鞋(1 / 2)
皮甲的边缘,那一道道磨破的划痕,宛如岁月在其表面留下的细密勋章,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芒,但却默默地诉说着主人的奔波与辛劳。
林薇缓缓低下头,目光落在那粗糙的边缘上,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仿佛能触摸到皮甲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就在那一瞬间,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从心底荡漾开来,如同一股清泉,悄然流淌,驱散了深秋的微凉。
这丝暖意,并非来自外界的温度,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这段经历的珍视和感慨。
自那以后,猎鹰小队的粥棚,就如同镇口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一般,深深地扎根在乡亲们的心中,再也没有撤去过。
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食物的地方,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的温暖和希望。
黎明前的黑暗还未完全褪去,启明星仍在墨蓝色的天幕上孤独地闪烁着。
然而,林薇和她的战友们早已迎着晨曦,从山后的驻地出了。
她们背着沉甸甸的米、面、蔬菜,脚步轻快而坚定地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晨露打湿了她们的梢和衣角,山路崎岖不平,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她们前进的步伐。
终于,她们抵达了镇子,迅支起锅灶,开始忙碌起来。
舀水、生火、淘米、下锅,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有序。
不一会儿,袅袅炊烟就在镇子上空缓缓升起,宛如一条轻柔的白丝带,飘荡在清晨的空气中。
那炊烟中,弥漫着米粥的香甜,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沉睡的街坊,唤醒了人们对新一天的期待。
“林队长,早啊!”
“晓燕,今天气色不错!”
“朵朵,又给王奶奶带药了吧?”
乡亲们熟络地打着招呼,脸上的笑容是驱散寒意最温暖的阳光。
猎鹰小队的女兵们,早已不是最初那支只懂扛枪打仗的队伍,她们成了镇上最忙碌的身影。
帮张大爷修补漏雨的屋顶,青瓦在她们手中翻飞,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碎;给李奶奶挑满水缸,扁担压在肩头,脚步却稳当有力;农忙时节,她们更是挽起裤脚,下地帮着收割庄稼,金黄的稻浪里,她们的身影飒爽而动人。
刘翠花大娘是粥棚的常客,也是最心疼这些女娃子的人。
她总拉着相熟的人念叨:“这些女娃子,比亲闺女还贴心。”
她见过林薇那件洗得白、边缘磨出细密划痕的皮甲,多少次想开口让她换件新的,却见林薇总是乐呵呵地说:“还能穿,大娘,这皮甲跟着我出生入死,有感情了。”
她也见过副队长晓燕,为了救一个失足掉进冰窟的孩子,毫不犹豫地跳进刺骨的冰水里,孩子救上来了,晓燕却落下了腿疼的毛病,一变天就疼得龇牙咧嘴,却从不叫苦。
她还见过最小的女兵朵朵,人小心细,一边给牙口不好的老人喂粥,一边偷偷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埋进老人碗底,那小模样,让刘翠花心里又暖又酸。
这天,刘翠花趁林薇不注意,偷偷往她口袋里塞了双自己做的皮靴。
皮靴纳得密密实实,针脚匀称,透着一股暖心的厚实。
林薇现时,脸一下子红了,连忙掏出来推辞:“大娘,您这是做什么?您留着穿,我们有统一配的鞋。”
刘翠花却按住她的手,眼神坚定而温暖:“傻孩子,你们配的鞋是好,可在泥地里跑一天就湿透了,寒气逼人。
这皮靴厚实,暖和,穿着养脚。”
她不容分说地把皮靴塞回林薇口袋,“就当是大娘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大娘可要生气了。”
林薇握着那双还带着刘翠花手心温度的皮靴,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酸酸的。
那天晚上,驻地的灯光亮到很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