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96章 苏轼:我左苏辙,右怀民,天天上热搜(3 / 6)

加入书签

最大的意义。

    而兄长素有文才,待他身居高位,再运作一番,兄长必定能很快重返京城。

    想到这里,苏辙笑着摇了摇头。

    他哪里会是什么“冤种”?

    为了兄长,他甘之如饴。

    ......

    苏轼也有些不满后人对他弟弟的称谓。

    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二人,进退、出仕,皆是如出一辙。

    然而,时局动荡,皇帝欲变法。

    朝中新旧两党之争,导致他接连被贬。

    每每他被贬,弟弟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四处奔波,用尽浑身解数,去营救陷入困境的他,甚至曾经请求利用自己的官职来赎罪。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非但没有丝毫怨怼,反而因患难而情感愈加深厚。

    他被贬异乡,总是思念弟弟。

    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想弟弟了。

    一个中秋之夜,他独自把酒言欢至深夜,醉意朦胧间,思绪万千,挥毫泼墨而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他们赏的,是同一轮月亮。弟弟当时一定也在思念着自己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