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o章 威震漠西十二(3 / 4)

加入书签

话锋一转,看向安盛说道:“不过,还有件事我得跟你提一下,机密处的管理,目前还有些问题需要改进。

你应该知道,现在机密处各分处的经费,都是由当地的孙家商铺分店承担,而且每半年才审核一次账目。

这种模式看似方便,实则隐患不小。”

他伸出手指,一一分析道:“先经费由分店承担,分处的活动经费多少、用途如何,分店掌柜多少都会知晓,这就导致分处的秘密活动很难完全瞒着分店,时间长了,难免有泄密风险,其次,经费依赖分店,容易让分处与分店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时间久了可能形成地方派系,到时候总处想管控都难。”

说到这里,谭威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多了几分思索:“其实这问题的根源,在于机密处本就是从孙家商铺脱胎而来的,早年为了方便开展活动,机密处的人、财、物都依附于商铺,后来虽然名义上分家了,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依旧十分紧密,很多流程都没彻底厘清。

你作为商铺与机密处的牵头人,也没能彻底将二者的职能、财务、人员区分开来,才导致现在出现这些问题。”

安盛听着谭威的分析,脸上的轻松渐渐褪去,眉头也皱了起来,他此前确实没意识到这些细节问题,如今经谭威点拨,才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关联,实则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他下意识地端起桌上的杏仁茶,却没喝,只是盯着茶碗中的倒影,心中开始默默梳理机密处与商铺的关联节点,思索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直到谭威对机密处问题的分析结束,安盛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碗,神色凝重地颔:“都督所言极是,这些隐患确实不容忽视。

我回京后第一时间就着手整改,分处的经费,会改由机密处总会统一拨付,彻底切断与孙家商铺分店的财务关联,分处的办公地点也会尽快搬离孙家商铺,另选隐蔽场所,人员方面,会逐步将与商铺有牵连的人调离,换成可靠的新人,确保机密处的独立性。”

谭威见安盛行动力极强,心中稍定,又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除了财务与场地,机密处还得学会以合法身份融入市井。

分处的堂主,可扮作商铺掌柜、茶馆老板、郎中这类常见角色,既能方便收集信息,又不易引人怀疑。

另外,让孙家商铺多训养些信鸽,专供机密处传信用,信鸽度快、目标小,比快马传信更隐蔽,能减少消息泄露的可能。”

说到这里,谭威又提及另一件要事:“还有,你暗中招揽些中原的无地百姓和难民,让他们来营州、蓝池城定居。

咱们这边土地多,只要肯劳作,就能活下去,到时候给他们分土地、农具,让他们安心耕种。

这样一来,既能充实两地人口,增加粮食产量,也能为圭圣军储备潜在兵源,一举两得。”

安盛闻言,立刻想到当下的局势:“眼下黄河刚决堤,河南、山东一带难民极多,正好是招揽的好时机。

我回去后,会在难民聚集的地方设粥场,一边救济,一边悄悄引导他们前往营州、蓝池城,不会引起朝廷注意。”

两人敲定完这些事,书房内的气氛忽然变得压抑。

谭威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神色严肃地看向安盛,开始托付核心机密:“有件事,我只对你一人说,你务必记牢,绝不能泄露半分,令机密处重点监视三个人:吴三桂、赵忠坤,还有范永斗。”

他抿了抿嘴,眼神中满是冷肃:“要记录他们及家族亲信的所有行动,无论是私下会面、书信往来,还是军中调动、财产变动,都要详细记录,整理成绝密资料妥善存档。

你要清楚,如今大明的新军是武力核心,吴三桂手握重兵,赵忠坤在朝中根基深厚,这两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时局变动的领头者,提前掌握他们的动向,才能应对突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