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o章 威震漠西十二(2 / 4)

加入书签

>趁这次返程,正好去实地看看,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好让总铺放心。”

谭威闻言,微微点头,他细想之下觉的孙家商铺不仅是自己的产业,更是自己与京师之间重要的联络渠道,商铺承担着传递情报、转运物资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他如今专注于西北战事,既要整顿圭圣军,又要应对可萨人的威胁,实在无暇细管商铺的具体事务,只能将这一切托付给安盛。

想到这里,谭威不禁想起现代社会的跨国企业管理模式,那些大型企业遍布全球,却能通过完善的制度实现高效管控。

他心中一动,若是能将这种模式借鉴到孙家商铺的管理中,或许能解决分店混乱的问题。

可转念一想,他又无奈地摇了摇头,前世他只是个普通军校生,虽听过不少知名企业的名称,如沃尔玛、麦当劳等,却对其具体的运作细节一窍不通,既不知道如何制定考核制度,也不清楚如何规范流程,空有想法却无法落地。

既然无法提出具体建议,谭威便不再纠结,转而从原则上对安盛强调:“孙家商铺如今规模越来越大,分店遍布各地,单靠人治恐怕难以兼顾。

你回去后,要牵头为商铺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比如统一的账目记录标准、货物进出流程、店员服务规范等,让各分店都能依规经营。

这样一来,总铺既能方便地管控各分店的运营情况,也能通过制度进行考核奖惩,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这就如同朝廷治理天下,靠的不是皇帝事事亲力亲为,而是完善的制度保障政令畅通,让各地官员有章可循。”

听到谭威提及孙家商铺的制度建设,安盛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亮色,语气也变得格外郑重,满是推崇地说道:“都督有所不知,其实孙家商铺如今能有这般规模,离不开郡主的功劳。

郡主一直很重视商铺管理,早在年前就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从账簿记录的格式规范,到掌柜选任的考核标准,再到货物定价的浮动范围,几乎涵盖了商铺运营的方方面面。”

他抿了抿嘴,又补充道:“郡主还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市场需求,按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经营标准与主营货品,比如江南分店主打丝绸茶叶,北方分店侧重粮食布匹,这样既避免了货品积压,又能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

她把这些制度整理成册,厚厚的一本,篇幅几乎堪比《大明律》,咱们商铺上下都得照着执行,这些年分店能稳定运营,全靠这套制度撑着。”

说这话时,安盛的语气里满是敬佩,仿佛提起那个女人,连带着对那些枯燥制度的评价都多了几分温度。

谭威听着安盛的话,心中也泛起一阵回忆,他忽然想起,英娘曾在半年前给她写过一封信,信中提议在孙家商铺之外另开一家新商铺,理由是孙家商铺规模已过于庞大,担心安盛手握巨富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也想为商铺展多留一条后路。

当时他仔细斟酌后,觉得英娘的考虑很周全,便同意了这个提议,还特意放权给英娘,让她全权负责新商铺的筹备与运营,自己并未过多干涉。

想到这里,谭威又补充道:“英娘确实有远见,之前她提议另开新商铺,我已经同意了,也把权力交给了她,如今想来,有她在,新商铺的管理肯定也不会出问题。”

他抿了抿嘴,又想起与英娘的通信方式,忍不住说道,“我与英娘通信,用的是我参照泰西文字结合汉语拼音创造的独特文字,这种文字只有我们两人能看懂,既安全又私密,不用担心消息泄露,也方便交流商铺管理的细节。”

安盛闻言,眼中露出几分倏然,随即又释然点头,他早知道谭威见识不凡,能创造出独特文字用于通信,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这其实也算给自己避嫌了。

两人聊完商铺制度,谭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