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健康体魄(1 / 4)

综上所述,每一个穴位的最佳针刺角度范围都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基于人体的经络分布、穴位所在位置的解剖结构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得出的。针灸医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穴位的针刺角度了如指掌,如同熟练的工匠精准操作手中的工具,才能让针灸这门古老的医术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道路上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端起一旁的茶杯,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深入讲解:“而且,针灸的精妙之处还不止于此。甚至同一个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疗效。在针灸学中,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手法,都是极为重要的操作技巧。”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一支笔,模拟银针的操作,向对方展示着:“提插补泻,简单来说,就是在针刺穴位达到一定深度后,通过将针上下提插的操作来实现补泻效果。具体而言,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这种手法,就像是在给人体这个‘小宇宙’注入一股生机与活力,补充人体的正气。反之,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它能像清理垃圾一样,祛除人体的邪气。”

“再说说捻转补泻,” 苏瑶放下手中的笔,脸上浮现出专注而温和的神情,她缓缓伸出双手,做出捻动的动作,开始向围坐在一旁的实习医生们耐心讲解起来。“这捻转补泻之法,可是咱们中医针灸领域里极为重要的一种操作手法,其原理便是通过捻转针柄的角度、频率以及用力的轻重,来巧妙地实现补法与泻法,从而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针灸针,好像在模拟穴位的虚拟模型上进行示范。“大家看,当我们施行补法的时候,是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整体以左转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捻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一般来说,控制在 180 度左右即可,就像是轻轻转动一把精巧的钥匙,缓缓开启健康之门。频率也不能过快,大约每分钟 60 - 80 次,就如同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而用力呢,更是要轻缓,恰似羽毛轻轻飘落,几乎感觉不到重量。这样轻柔、缓慢且小幅度的捻转操作,能够激发人体经络中潜藏的正气,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