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药性歌括(4 / 4)

,最后都化作龙池里的涟漪。更惊人的是,龙骨细孔中渗出的津液滴在《本草纲目》上,\"龙骨生于龙池\" 的条目旁竟浮现出新的批注:\"龙池者,医者赤诚所化,待患如亲时,自见波心月。\"

\"傻孩子。\" 苏瑶的银簪在书页间划出半道银光,簪尖停在 \"龙池\" 批注旁时,晨光恰好掠过簪头镶嵌的珍珠,在纸页投下椭圆光斑。她屈指轻叩案头紫衫木匣,龙骨标本在棉絮上微微滚动,蜂窝状细孔里渗出若有似无的药香,与王庚腕间桃木片的松脂气息缠绕成缕。

\"此乃代指深山大泽,古人以龙喻水。\" 陶瓮被揭开的刹那,满室浮起淡青色雾气。苏瑶拈起那枚嶙峋骨片,指腹碾过表面沟壑:\"前朝《雷公炮炙论》早有记载,龙骨需取蛰伏千年之兽骨,埋于药田三年方可入药。\" 骨片在转动间折射出虹彩,王庚这才看清纹理间暗藏的玄机 —— 看似无序的裂纹竟组成了完整的云梦泽地形图,湖泊轮廓与医馆后院药圃的形状分毫不差。

当陶瓮里的龙骨标本与紫衫木匣中的半片相触,突然发出清越的共鸣。王庚腕间桃木片 \"安\" 字图腾泛起金芒,与骨片内侧 \"甲戌年采于云梦泽\" 的刻字交相辉映。那行小字突然脱离骨面,化作无数金色蝌蚪在药柜间游走,最终停在 \"远志\" 抽屉的铜环上 —— 环内竟也刻着相同的年号,只是多了行蝇头小楷:\"是年大水,采骨救流民百二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