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们打出石油啦(2 / 4)
溜了,看来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了。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想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嘴上说说啥还是可以的,您也知道其实我哪一行都不擅长,管理一家企业或许还行,管理一个城市就力有未逮了,我只是想把我的想法变成现实,自己动动嘴,
“嗯,天生的大将军,凡事只要吩咐下去就行了,你现在还少个秘书,要不要分一个给你?”
“胡澹庵《解人颐》开篇不知足诗有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比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领导,我没那么多想法,如果想要往上爬,总得多去领导家里汇报汇报工作,可您家里住哪我都不知道,我不愿意拍马屁,我吃山珍海味的时候可没想起过您在吃粗茶淡饭,所以我并没有把心思放在仕途上。您应该知道啊,当官只会是我肩膀上的重担,我不想负责什么工作,只想随心所欲地过好每一天。阳明我都不想要,还秘书,我的一点秘密他都给你们汇报了呗。您别说什么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之类的话,我不做亏心事,但谁还没点秘密啊。唐朝的时候,房相的老婆为了家里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情愿喝毒酒,也不愿意让外人进家门,您看着安排吧!”李旭东一语道破天机。
领导也看出李旭东是真的无心仕途,怪不得谁都敢怼呢。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人无欲则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心里对李旭东的欣赏更是增添了几分,既能认清自己,又能认清社会的人不多了。
第二天李旭东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各个街道还有很多没工作的小青年等着自己去解救,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吃的了苦,呵呵,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应该会让他们成长起来的吧。
“王阿姨,我回来了。”李旭东站在办事处王主任的门口喊道。
王主任看到李旭东很开心,解决自己辖区就业问题的大功臣回来了,“哟,旭东啥时候回来的?”
“昨儿下午到的京城,本来准备去您家的,怕打扰您休息,结果今儿起晚了,上回我跟您说的事儿您还记得吧?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内要集合完毕,然后送到部队训练一个月,天时不等人呐,您这里有多少人就安排多少人,体检不合格的被退回来您可别怪我。咱尽快啊,我还得去趟石油工业部,这起晚了太耽误事儿。”
“行,我这边好说,只是你那里要多少人?晚上来我家吃饭,你姨父也想咨询你一些事儿,王姨给你做几个菜,你也喝两盅解解乏。我这里就不留你了,马上我就安排人通知下去,你那里真的啥人都能接收?”
“身体不好的就算了,那里是一片荒原,啥也没有,条件艰苦着呢,别的不论成分都要。”李旭东听懂了王主任的顾虑,不过没关系,只要不是敌特,啥人都行,去那里就相当于劳动改造了。
要协调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勘探的事,还需要医疗、油料、林业、运输、通信、安全等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各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很多集装箱只能做办公用地,想要安置人口还真是超级大难题。
东北的天气又很怪异,六月份大棉袄裹在身上都不觉得热,九十月份西伯利亚的寒风就吹过来了,可以供人建造房屋的时间很短,争分夺秒那是必须的。
在李旭东紧张忙碌的时候,川省也传来了地质专家的消息,那边也发现了和安达一样的地质条件,而且川省的气候条件比东北要好多了,天时地利人和上的比较,这意味着李旭东的准备工作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分兵川省。
没有条件也要上,李旭东不信这个邪了,他知道很多人不看到东北那片
↑返回顶部↑